素流年 > 历史军事 > 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 第571章 李伯渊你老糊涂了

第571章 李伯渊你老糊涂了(2 / 3)

音刚落,贾似道又道:“去年咱们干的事多,还打仗(平定爪哇)。”

“今年没什么战事,在征服爪哇后,香料生意会越做越大。”

“今年余钱会更多,可向朝廷要求买粮,建仓库,用一千万贯。”

四周又是一片哗然。

这边不缺粮,粮价经大宋内部还低,市场上约为九百文一石。

贾似道说要用一千万贯,最少可以囤积五百万石粮,然后另五百万贯,用来建仓库。

囤这么多粮干嘛?

这边又不缺粮,以后不是每年越来越多?

但这件事,赵祺已经心动了,大伙也不好说什么,反正是由赵祺向皇帝陛下请示。

赵祺听到这里,又转向余晦:“今年我们有多少重要的规划?”

余晦道:“上半年,花费十万贯以上的大事,有-——”

爪哇那边要建制置使府,和各级衙门,还要建一波驻军营地,安抚刚被征服的百姓,这笔开支估计在两百万贯左右。

当地水利建设,也是笔巨大的投入,爪哇人耕地不重视水利,朝廷肯定要引导。

爪哇还要建水师营地,建船只修理厂等,这又是一笔开支。

余晦简单介绍了下,今年重要的工程事情都在爪哇,估计打底一千万是要的。

但比起去年,显然是少了很多。

去年征服爪哇,军费就是巨大的开支,战后抚恤,奖赏也花了大量真金白银。

这么想想,果然和舅舅所说,今年余钱应该很多,可以干很多事。

“就这么定了,本王会向朝廷请示,建粮仓,同时让百姓自主屯田,提升我三省的耕田面积和粮食产量。”

随着赵祺最后话音,现场无人反对,大伙都静静看赵与芮的反应。

赵与芮会同意吗?

赵祺要是建粮仓,囤粮后,他的封地就基本都完善了,什么都有。

要知道囤不粮非常重要。

假设赵祺起兵造反,没有囤粮,宋军四下封锁,断其商道,然后战争中影响种田,用不了多久就会粮草不继。

但如果囤上几年粮,将来就是打上十年,也未必会缺粮,至少军队是不会缺的。

两个多月后,朝廷第一时间从临安来圣旨,同意赵祺的决定,并允许赵祺境内建水泥厂,朝廷派工匠支援。

赵祺境内各级官员大为震惊。

水泥在大宋是个新物品,也被赵与芮立为战略物资,由朝廷官办工厂经营,民间不得,也不会仿制。

大宋的水泥厂,连内部都没有全部开花,目前仅仅在临安附近,和燕京附近,等少数重要地方有。

波斯因为地广物博,又是对抗蒙军前线,去年允许筹建,且水泥厂相当于国企,不归地方管理,连赵绎都没进去过。

此次新,婆,汉三省筹建水泥厂,赵与芮让赵祺全权负责,这个还是比较重要的信息。

赵与芮还允许赵祺有多余的水泥卖与百姓,用来谋利。

波斯的水泥厂目前主要军用,也不对外售卖,两边差别明显。

赵祺得到朝廷正式批复的同时。

与他隔壁不远的弟弟赵绎也迎来了他十六岁生日。

赵绎于两年前的二月来到波斯,如今一晃已经过去两年,他不但成了亲,也变的越加的成熟。

十六岁的年纪,在后世还是个青涩的高一学生,但赵绎这两年皮肤变黑了,相貌变的更有威严,看起来也更加的成熟。

今天一大早,他在王府里就摆玩朝廷新送来的15式步枪。

元贞十五年研发的15式步枪,已经有相当于十九世纪M1819步枪的威力,甚至还略胜一筹。

只不过受限于当时的机械工艺,批量制造零件,一直经过两年之后,到目前才稍微有点起色。

即便如此,赵与芮的大宋,现在年产量每年都不足两万支,相关更的配件,约五万副。

工业化进程稍慢,影响着枪械的品质,所以15式步枪和M1819最大的差距,就是更换配件比较多。

两个多月前,朝廷往大明省送了三千三百支15式步枪,让大明省更换一个将的新枪。

这是大明省第一个满员15式步枪的配制。

大宋一个将约三千多头,三千三百支是有的多的,还有相关配件。

所以赵绎立刻向都指挥使李伯渊要一支玩玩。

李伯渊是曾是金国降将,没什么势力后台,先后归汪世显,刘整,王坚等统领过,但他年纪也大了,估计再干几个就会退休。

当年陈小刀被调走,李伯渊这么大年纪过来接班,赵绎还是很郁闷的。

李伯渊是早期宋将,在赵绎眼中,他和孟珙,刘整,王坚,吕文德这些人属于传统派。

赵与芮的心腹和起家的少年们算是新派。

这就是和陈小刀完全不同的两个派系。

赵绎知道来了新枪,立刻派人过去要两支新枪来玩玩。

这要是陈小刀在,肯定先把枪送过来,然后再考虑什么手续。

但李伯渊不这么干,他让赵绎等着,然后派人去临安请示皇帝陛下,说赵绎皇子要两支新枪,给不给?要不要走走续

最新小说: 家父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汉 裂石响惊弦 大汉小吏 红楼大贪官 父皇!儿臣摸鱼成性求放过!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杜林日记 赝品太监 帝国风云 谍战:我真的是王牌特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