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北条时赖(1 / 3)

第566章 北条时赖

附近最近的山在他们南部五里多,距离有点远,但没办法,每天都得上山砍柴。

通常这边的做法是,几户人家一起用87号屯堡里的一辆马车,到山上很快,砍完一车不到一个时辰,一天能跑几个来回。

运回来的柴能供十户人家用半个月以上。

朴大勇一面忙着建房,一面隔三岔五的弄辆马车带着儿子,婆娘上山砍柴。

一个月不到,家中屯了好几吨柴。

这家伙也穷怕了,以前在高丽时,柴木都很值钱,也不是随便能砍的。

现在到了这边第一时间先多屯点柴,冬天不容易冻着。

但宋金钟很快告诉他,冬天这边发煤的。

朝廷在这边有煤矿,每到冬季会发煤,家家户户用煤取暖。

朴大勇还在宋金钟家里看到了煤炉和煤球,专门可以烧水,烧菜用。

他当时非常羡慕,宋金钟说,等你到了大保长,朝廷也会下发。

朴大勇一家来了半年不到,家里的屋子还没盖好,又来了新邻居,他这個保里来了新人。

这时朝廷也问他儿女们,要不要去学汉字?

他果断答应了。

元贞十五年十一月上旬,就在高丽秋收将即,突然又有人上门。

朝廷要出兵,动员民夫跟随,像他们家中有两个壮汉的,要出一个。

朴大勇心中一愣,没想到这么快要出徭役。

此时家中田还没弄好,水车,沟渠都没完善,连所有的屋子都没建好,正需要人手的时候,但没办法,他们来了近半年,宋军一直养着他们,帮他们建房。

朴大勇想想,本来想亲自去的,但儿子朴英勋非要去。

其实宋金钟之前都没讲到这么早要出役当民夫,但朴大勇父子也不计较这些,宋军养了他们全家半年,又分田又建屋的,他们也觉得是应该的,只是他们不知道对哪用兵。

朴英勋准备了一番,十一月初七到铁州报到。

等他到了指定的地方,只见现场人山人海,好多高丽青壮都在,但后来发现,人群中不但有高丽人,还有宋人,还有蒙古人,都是附近的百姓。

当然,现场高丽人最多,朴英勋还看到一个熟人。

“大伯。”

“啊,英勋啊。”朴志海看到侄子,尴尬的笑了笑,然后很奇怪:“你们也到铁州了?”

“我们被分配在靠近盐州那边。”朴英勋对这个大伯很不爽,但毕竟是家人,又是长辈,也不能说什么。

两人聊了聊,朴志海听到朴大勇一来就当了保长,瞬间石化。

这是人比人气死人啊,朴志海无语无比。

他拼了老命从河里游过来,没想到弟弟全家顺利走过来,还当了保长。

朴英勋不明白为什么堂兄不来,让大伯来。

朴志海也有个儿子,年纪比他还大。

朴志海都四十多岁了,但这次抢着来。

朴志海说怕儿子死在战场上。

朴英勋道:“听说宋军打仗,咱们还是比较安全的。”

“不怕万一,就怕一万嘛。”朴志海喃喃道。

两人说话间,有宋军过来分配人手。

两人运气不错,被分为运输组。

负责驱使马车,马车上装着粮草物资,跟在大军后面。

“大军后面?”哈哈哈,朴志海手舞足蹈,显然十分高兴。

这是个美差,也比较安全。

元贞十五年底,十一月秋收之间,宋军正式开始攻朝之战。

赵与芮选择这个时候是相当好的。

首先十一月秋收,宋军速度够快,很多地方来不及收粮。

其次,崔怡身体每况日下,崔沆和金敉正为接班人在明争暗斗,高丽高层极不稳定。

再次这十几年高丽和宋朝保持交易,对宋军都没有什么防范。

宋军指使为王坚。

分为两路。

一路先锋为汪德臣(汪世显儿子),从铁州出兵,先破通州,再破宣川,直趋安州,打下安州后,分兵一半守安州,拒北面高丽兵,一半南下西京。

一路主将为吕文信,从水师从济州岛出发,直攻江华岛,再从开京南部登陆。

考虑到高丽打不过蒙古时往江华岛躲,宋军上来就攻江华岛,然后再打开京。

宋军出兵时高丽都不知道。

陆路先锋汪德臣兵贵神速,第一就破了通州,然后兵临宣川。

宣川不战而降,汪德臣一天之内就进入宣川。

这边告诉宋军,和蒙古入侵不同,高丽人和宋人平安处了十几年,知道宋人那边条件好,很多都想移民到宋军那。

现在宋军一进来,百姓们抵抗意识极弱,纷纷消极抵抗,有人还帮宋军在城中纵火。

高丽权贵不得人心,简直就是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宋军前锋刚到宣川的时候,朴英勋和朴志海也回到了老家通州。

当时他们就在城外,只听到城中枪声不断,宋军正在清剿零星的抵抗。

没多久,突然有队宋军过来,一路边一路用高丽语问:“有没有通州人。”

最新小说: 红楼大贪官 大汉小吏 赝品太监 帝国风云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十国江山风月 谍战:我真的是王牌特工 父皇!儿臣摸鱼成性求放过! 三国:投奔刘备,反手截胡糜夫人 杜林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