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流年 > 历史军事 > 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 第541章 把南亚中亚连成一气

第541章 把南亚中亚连成一气(2 / 3)

地盘了。

大庆城的设计早在几年前就已经由赵与芮和工匠们想好。

元贞十三年八月,宋军和塔思部先联合攻下拉伊城,忽必烈败退里海未里,转身投降宋军。

原本城堡里的蒙军不降,塔思的人马打上十天半月也不一定打下来,这也忽必烈为什么愿意爬山的原因。

塔思终于见识到宋军的不讲武德。

他当然不明白,伊希母河在哈萨克和土库曼两坦中间,后世这两个国家,特别是伊希母河南面的土库曼,盛产石油和天燃气,富的流油。

这座城要能容纳上百万人,和两万驻军,主要人口由驻军和各族人组成,汉人移民占十分之一。

大庆城预计要十年完成,移民也要十年以上的时间陆续完成。

李亮他们这次跟着孟珙出来三万多人,以后就常年驻守这边,这边算是和蒙古的边境,驻防的同时,在当地帮忙建城和屯牧。

当然,在贵由和拔都决出胜负时,宋军随时会西征打击余下的蒙古人。

进入元贞十三年九月,宋军刘整和蒙军合并打掉了拉伊城,但孟珙部在里海东岸顿足不前,开始屯田筑城。

与此同时,远在临安的赵与芮也宣布成立中亚省,省府就设大庆城,设制置使司,都指挥使司。

孟珙暂时先兼着,朝廷后面陆续会往中亚省移民调动人马资源。

这个中亚省面积也相当大,包括了后世土库曼,哈萨克,乌滋别克,阿富汉,和部分巴基地区。

这些地区以前全是蒙古人所占据,现在蒙军退出,全部归属宋军。

其中人口比较多的区域还是乌滋另克和巴基地区,巴基地区有一部份这会属于德里苏丹国,大概一小半属于宋朝。

归属宋朝的这些地区各族人口加起来,宋军经过长达两年的统计,约接近八百万人,其中大部份都在巴基地区,毕竟后世这里有两亿多人。

中亚省在大宋也是极为特殊的省,他人口密集的地方太密集,如乌滋和巴基地区,人口稀少的又太稀少,像现在的土库曼和哈萨克,经历过蒙古人的征服和迁徒后,都没留下多少人口。

宋军要建中亚省省府,就得移民,把各地各族的百姓往大庆城移,往大庆城附近移,增加省府人口力量。

此时大宋中亚省西面与里海的贵由相邻,南面是德里苏丹国,北部是罗斯公国(现在算拔都控制)。

赵与芮打算先消化,巩固中亚省的统治,然后三面围攻德里苏丹国。

等拔都和贵由分出胜负时,赵与芮可以打通后世的印渡、孟加拉、安南,泰等地,把整个南亚,中亚,连成一气。

到时从云南到波斯,全是大宋的地盘。

可以动用的人力资源就是数千万,大宋本土都不会受到影响。

——

元贞十三年九月,临安。

赵与芮召集内阁部分成员,众人来到垂拱殿,看着皇帝陛下在看墙上的地图,就知道皇帝陛下怕不是又要打仗了。

赵与芮指着地图:“这边贵由和蒙哥正在争汗位,双方在里海以西和伏而加河正在打仗,依朕来看。”

“蒙哥和拔都虽然手握西征时的蒙古精锐,但贵由的人马和咱们打的多,他们经验和战术已经领先了拔都和蒙哥。”

“拔都和蒙哥老一套的蒙军战术,恐怕不是他们对手。”

“但他们拥有萨莱城和大马士革等重镇,还有凶牙利和波蓝做为战略空间。”

“蒙古东西两汗之争,起码要打好几年才能分胜负。”

众大臣听着纷纷点头,反正皇帝陛下不管说什么都是对的,因为赵与芮确实很少出错。

“咱们按照和贵由的盟约,出兵帮他打下了拉伊城,消灭了蒙哥南翼的主力,已经算是帮了他们忙,后面只要提供粮草,让贵由自己和拔都打。”

赵与芮原本打算在后面提供粮草给贵由,让贵由和拔都蒙哥血拼。

这放后面,就是妥妥的拱火行为。

蒙哥和拔都是需要强烈谴责赵与芮的。

贵由的优势是兵马众多,战术先进,还有火炮,但没有固定的重城重镇做为根基,虽然他们走到那牧守到那,但长期作战,粮草还是个隐患,所以赵与芮打算利用里海,在里海向他们提供粮草,保障贵由的大军能长期和蒙哥拔都对抗。

“这边是我大宋四川,边上是云南,哦不,是大理国。”

“大理国再往下是安南,这里是占城。”

“这边小国家就很多了,还有暹罗人成立的素可泰王朝,还有吴哥王朝(真腊)。”

“乱七八糟,巴掌大的地方,这么多小国家在,朕看着都烦。”

众大臣面面相觑,从地图上,这些国家加起来也不小啊,当然比起现在的大宋就差远了。

大宋随便一个中亚省和远东省都远超这些国家加起来的地盘。

“国内无战事,养着百万大军也不是个事。”

“朕打算三路出军。”

“一路从宁夏往南,打大理。”

“二路从福建出海,从海上进攻安南和占城。”

“三路从婆罗,汉州出兵,也是从海上,打占城。”

最新小说: 家父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汉 裂石响惊弦 大汉小吏 红楼大贪官 父皇!儿臣摸鱼成性求放过!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杜林日记 赝品太监 帝国风云 谍战:我真的是王牌特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