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流年 > 历史军事 > 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 第511章 火车稚形和电力初显

第511章 火车稚形和电力初显(2 / 3)

,是因为膛线刚研究出来,而炮越长,膛线越难弄,这也是后面研究的主要方向。

赵与芮提出,炮管和口径比要拉开,一战时,加农炮炮身长为30-45倍口径,初速为477-785米,射程达到7800-22800米。

“装的是双汽缸蒸汽机。”

“锅炉内装有一个平放的汽缸。机车有两对动轮,由齿轮传动,轴列式为0-2-0。机车装有一个大飞轮,借助于它的旋转惯性动力,保持汽缸活塞的往复运动。”

这车厢只能呆两个人,空间太小,都被蒸汽机占据了,这和原历史第一台蒸汽火车是差远了,但赵与芮这会也没打算做火车,就是个试验品。

众人在边上看着,一会功夫,卡察卡察,随着巨大的声响,车厢开始往前移动。

大伙看的啧啧称奇,这是第一次看到没有马拖的马车。

这个速度是比较慢的,大概时速十公里,听起来好像挺快的,但没有载人车厢啊,加上车厢和物资或人员的话,这速度得大减。

所以现在还不能实用,就是个试验品,证明蒸汽机可以带动车厢,证明皇帝陛下的火车将来是可行的。

看完后,四周当然在都是先吹吹皇帝牛逼了。

赵与芮还是不满意,因为火车似乎看起来还是比较遥远,照这动力速度,蒸汽机还得改进,继续改进。

但对大宋的工匠们来说,已经相当不错,毕竟赵与芮上台才二十年左右,真正发展科技也就是十五年时间。

“陛下,这火车以后有何用?”此时首辅秦卓试探着问,他知道这玩意用了大宋好多精力,也花了好多钱,但看起来平平无奇。

“现在动力不够,其他方面也需改进,等改进之后,你们看他的车厢,可以拉十节,二十节,每节车厢可以做的比现在大几倍,因为朕现在的轨道是比较小的,到时轨道可以变大。”

“车厢可以变大,能拉十节,二十节,一辆火车,可以运几个营的军士,或几千几万石粮。”

“他不需要马,只要铁轨造到那,就可以日夜不停,十二个时辰,拉到那。”

赵与芮稍微一解释,在场的官员和工匠们都能听明白。

“国之利器啊。”有人惊呼。

“火车出来之后,在国内的海运和河运效用就能大大降低,人力成本可以解减,效率提高,以后治理河道,就是防水患为主,运输的问题反而是其次。”

赵与芮现在这个火车和轨道是个缩小版的,还是有很多方面要改进,唐正和艾西尔认为,再给他们两年时间,拉起一个完整的车厢应该没有问题。

赵与芮现场表示给参与蒸汽火车研究的人给予赏赐,接着又跟着两人到另一个更隐密,看守更严的工厂区域。

进入厂区后,赵与芮突然停下,然后左右看向群臣。

群臣们莫名其妙。

赵与芮突然大声道:“爱卿们有没有注意过平时的一些自然现象?”

“如果有人距离你们很近,对着你们耳朵大声的说话,会不会觉得耳朵嗡嗡响,咱们在炮场看打炮,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感觉?”

“回朕下,确实如此呢,每次打炮,臣都捂着耳朵,还能感觉到脑子里嗡嗡嗡的。”

赵与芮点头:“把东西扔进水里,除了能溅起水花,还会有水纹波动。”

“声音的振幅够大,就会产生音波,水受到作用,也会产生水波。”

“音波看不见,但可以感应到,音波越强,人会感觉到越难受。”

“那么,诸爱卿看,外面还有没有其他波?”

秦卓灵机一动,笑道:“陛下,是不是还有风波?”

这个秦卓还是挺聪明的,想着音波看不见,那风也看不见,是不是有风波。

赵与芮被问的一愣,很快又反应过来:“秦爱卿很有想法。”既没否定他,又没认可他,算是给丈人秦卓一个面子。

不等秦卓再问,他赶紧道:“爱卿们知道电吗?”

“雷电?”有人惊问。

古代人对雷电还是很敬畏,通常会认为是神灵。

“雷是雷,电是电。”赵与芮继续卖弄他的九年制义务教育优越感:“雷声的传递就是声波,因为它比电光的传播要慢,所以我们都是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

“大伙在雷电下雨天时可以到窗外,或门外看看,必然是先看到光,再听到声音。”

“而电,不只是存在自然天气中,我们平时也可以创造。”

“摩擦容易生电,爱卿们穿过毛绒或厚重的棉服没有,如果在漆黑的晚上脱衣时,就能看见发亮,那就是电,甚至,你能感受到皮肤针剌的感觉,那就是被电击了-——”

“电,有着无与伦比,无比神奇的功能,朕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只要大宋先发明创造了电,无论以后的皇帝如何败家,大宋或者说我宋人,将永远领先,不可匹敌——”

赵与芮说的激昂人心,大伙却是半信半疑,毕竟电这玩意太神奇了,以前所有人都是相当敬畏的。

但赵与芮说的有板有眼,而且这些年赵与芮说过的所有东西,几乎都实现了,所有人也从心里深处,对赵与芮有深

最新小说: 大汉小吏 十国江山风月 谍战:我真的是王牌特工 三国:投奔刘备,反手截胡糜夫人 父皇!儿臣摸鱼成性求放过! 帝国风云 杜林日记 赝品太监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红楼大贪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