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流年 > 历史军事 > 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 第492章 论败家皇帝,广神可排第一?

第492章 论败家皇帝,广神可排第一?(2 / 3)

州,赵与芮要在婆罗设铸币厂,可见他对赵祺的支持力度。

贾似道是汉王舅舅,当下眉开笑眼:“那是当然,天下人都以为陛下把汉王逐出京师了,依我看呐,嘿嘿--”贾似道也没说明白,脸上还是比较得意。

——

两人在讨论汉王赵祺时,赵与芮正在垂拱殿与魏了翁聊天。

魏了翁是最早跟着赵与芮的,可谓赵与芮的心腹重臣,这么多年,不余遗力的支持赵与芮的所有决定,和赵与芮是亦师亦友的关系,赵与芮非常尊重他,对魏家也极为照顾。

魏了翁的两个儿子,魏近思现在是辽东制置使,官至封疆大吏,魏近愚是地方国企负责人,原时空魏了翁两个儿子都没当到官,只是普通百姓,命运已经完全改变。

魏了翁当首辅多年,今年已经是六十五岁,按朝廷律法,再过几个月就得退休致仕。

大宋以前的规矩,像他这种宰相级别的退休,皇帝首先会封赏一大堆,甚至很多人会被封爵封王,比如史弥远也封王了,最次还得提举道观,每年几千贯的养着。

现在赵与芮早就取消了退休官员再提举道观的事,所以魏了翁退休后,也没什么收入了。

好在这十几年大伙也习惯了,而且他们在任上工资不低,家中都有财富,皇帝封田,儿子赚钱,没什么不满意的。

“依魏卿看,谁可为首辅?”今天赵与芮和他商量,将来他退休后,谁当首辅。

魏了翁想都没想,立刻道:“户部尚书秦卓,可为首辅。”

秦卓可是赵与芮的丈人,皇长子赵祺又分封在外,儿子秦琛还在婆罗省当总督,贾似道在那边当银行行长,赵与芮不知不觉,已经帮赵祺全布置好了。

魏了翁最了解皇帝,立刻提议秦卓可为首辅。

当然,这会首辅的权力可远远比不如明朝,皇帝赵与芮才是最有权的人。

赵与芮听完不动声色,想了想后:“妥当。”

秦卓年纪也不小了,也干不了几年,赵与芮还年轻,才三十六岁。

不可能出现外戚壮大的事,赵与芮的打算,等秦卓退休后,让魏近思入朝当首辅。

魏近思为人和魏了翁很像,也适合做首辅。

两君臣又说了会话,魏了翁想到自己快退休了,以后没什么机会见皇帝,当下便道:“陛下要分封诸侯吗?”

他看赵与芮把赵祺分封出去,还分这么远,很奇怪赵与芮的打算。

和赵与芮相处了十几年,他们好像永远猜不到赵与芮想什么。

赵与芮闻言缓缓起身,魏了翁也赶紧站了起来,两人一起来到地图前,赵与芮端看着地图,片刻之后就道。

“朕在大学里,重点推广历史学,就是让要大伙都熟读历史。”

“事实上,每朝每代都在研究历史,也都知道前朝是怎么灭的,但历代统治者们,从来都不吸取教训,改朝换代,是为常态。”

魏了翁宁神细听,知道皇帝陛下要说什么重要的事。

“依魏卿看,咱们从夏,不,商朝来说,前朝都是如何灭亡的?”

魏了翁低头思索了会:“商朝把大量军队派到远处开拓,京师没有重兵,加上皇帝昏庸,最后被周所灭。”

魏了翁说的不能算全对,但也有道理。

商王昏庸是一会事,如果商家的主力军队还在京师,周王造反也没什么用。

大部份人只会骂商王昏庸,却不知道商朝主力军队,当时不在京师。

历史上很多昏君能传几代,那就是人家有实力在手,你造反也没有用。

“你接着说。”赵与芮笑道。

“周王怕重蹈覆辙,自己驻守中秧,让诸侯到四周开荒,一方面可以开疆拓土,同时京师稳如泰山,但时间一长,诸侯越来越多,最后演变成大鱼吃小鱼的后果,有些诸侯越来越强,随着地盘的扩大,距离中秧也越来越远,中秧对地方的统治力越来越弱-——”

“秦王统一六合,称霸天下,反思了商周的结局,当时的做法,在现在看来,微臣认为还是比较先进。”

魏了翁认为,秦始王赢政加强中秧集权,不但没有分封,而且设立郡县,在现在看来,是相当先进的。

秦国的灭亡一方面是赢始死的太早,统一时间太短,二是胡亥和赵高等君臣瞎折腾,三也有大军在外的原因。

秦国之亡非秦国制度不行,实在是掌权者暴政严苛,搞的天怒人怨,然后几十万大军在南越未归,正好让人钻了穷子。

秦国之亡,更像商夏。

“秦以后,刘邦吸取了前几朝的经验后,觉的还是分封儿子比较好,这样以后乱起来,还是刘家天下。”

说到这里,魏了翁悄悄打量了一下赵与芮,赵与芮现在有点像刘邦了,分封儿子,但只封了一个,也不能说完全像刘邦。

汉朝在七王之乱后,又开始重视郡县制,但西汉末期外戚和宦官崛起,最后走向衰败。

说到外戚时,魏了翁再次看了下赵与芮。

感觉皇帝赵与芮目前的布置还是比较厉害。

皇子赵祺是贾贵妃所生,而另一个皇子赵湛的舅舅秦琛现在在当地总督,将来秦卓要当首

最新小说: 十国江山风月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杜林日记 大汉小吏 赝品太监 谍战:我真的是王牌特工 父皇!儿臣摸鱼成性求放过! 三国:投奔刘备,反手截胡糜夫人 红楼大贪官 帝国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