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豪强不能降(2 / 3)

还以为宋军要来攻城,也做好了巷战的准备,因为人满为患,他也在城中到处准备人手,所有巷子都用木头和石头布置了障碍,平时可以形成雨棚似的,让蒙军睡觉,战时可以当房墙来用。

但藁城有个缺点是很难改的,那就是太小。

没多久鼓城和沧州等地有部份败兵又逃了过来。

之后一直到他近四十岁时,才被忽必烈征招入军,跟随元军攻打大理,因表现出色,从此成为忽必烈的心腹。

一月时,父子俩开始在城中大力宣扬,专门说起宋军攻灭金国后,查没所有地主财富和粮田的事。

之前宋军没过来,对藁城影响也不大,现在宋军突然大举入侵,董俊第一时间把县城以外的百姓统统迁进城中。

宋军一旦进来,他们变成穷光蛋还是小事,如果和蒙军关系好的富商,搞不好得全家被杀。

四子董文直、五子董文毅、七子董文进、八子董文忠皆成为元朝大臣,父子八人算是满门元朝忠烈。

宋蒙议和到现在六七年了,藁城被董俊打造了六七年,成为河北西南部最重要,最坚固的城池之一。

再加上城中还有五千骑兵,战马的粮草也是个大问题,存贮的草料和豆料支持不到半年。

张世杰就是被他逼入大海,蒲寿庚也是降了他。

所以董文炳认为,现在宋军不打藁城,反而是坏事,等宋军把四周清剿完了,他们藁城就是瓮中之鳖,任人宰割了。

如果窝阔台下令让他们撤退还好,如果不下令,死守藁城只有死路一条。

董俊立刻道:“合汗还没有命令,我们现在决不能撤退。”

“而且拔都西征的大军正在回来,据说有五十万以上的大军,到时宋军夺去的府县,我们通通都要夺回来。”

董文蔚也马上道:“去年九月合汗的信使就往西面去,这都大半年了,拔都的军队要回来,早该回来了。”

董俊大怒道:“西征距离这里上万里,信使来回都得跑半年,哪有这么快,总之你们什么都别想,好好守着就是。”

他顿了顿,又叹道:“宋军攻城很厉害,咱们重点是准备和他们巷战。”

宋军最厉害的是火攻,宋军的火油很猛,而且很多,之前冬天一直没动静,董俊怕马上夏天到了,宋军来火攻。

所以他们在城中准巷战时,尽量用石头和泥块堆叠障碍,减少木头的运用。

次子董文蔚这会才十九岁,不理解父亲为何一定要抵抗:“父亲,咱们其实,也能算汉人?为何汉人要打汉人?”

“砰”董俊拍案而起,大声道:“你们到底懂不懂?重点不在咱们是不是汉人。”

“赵与芮杀的就是地主豪强,像咱们这样的汉人万户,是赵与芮第一个要抄家的目标。”

兄弟俩这下都是一愣。

董俊羞怒着在房间里走来走去:“蒙古人来时,金人打不过他们,咱们投降了蒙古人。”

“那是因为蒙古人不熟悉这里,只能重用咱们汉人豪强。”

“但宋人不一样。”

“赵与芮眼里只有普通百姓,他要把所有豪强地主的田产分给普通百姓,拉拢普通百姓的心。”

“当年宋太祖要与士大夫共天下,但赵与芮是想和百姓共天下。”

“现在读书人,有钱的商人,有田的地主,都是赵与芮打击的目标。”

“赵与芮只要咱们的田和钱,不要咱们的人。”

“藁城城里多少豪强地主商人和官员?有多少百姓?”

“蒙古人可以留下豪强帮他们效命,统治地方。”

“但赵与芮宁愿杀光豪强,只留下百姓,他有的是人来统治这里。”

“这就是宋人和蒙古人的区别。”

“咱们董家的身份是就是北地豪强,这是现在钉在我们骨子里,想丢也丢不掉的。”

“宋军一进城,第一个就得抄咱们的家。”

“就算咱们投降,咱们家的田,咱们家的钱,咱们家的房子和商铺,都会被查抄一空。”

董俊认为自己说的够详细了,够彻底了,两个最大的儿子应董了。

不料长子董文炳脱口道:“咱们以前也不是没田没钱吗?”

只要能活下来,查抄就查抄呗?

董俊差点气晕了。

董文炳也没说错,董家以前也不是地主豪强,董俊少年时就是当地普通百姓。

十六七岁后成亲之后,在妻子的影响下,才慢慢学习书史和武艺。

董家以前也很穷的,成亲之后先当兵,后为金将,屡立战功,慢慢有了点资产,木华黎来后,董俊见风使舵,感觉蒙古人强盛,金国要灭亡,果断带人投蒙古,董家越来越发达。

如今贵为河北少有的汉军万户,是宋军第一打击目标。

而这些万户在宋军眼里,都是要弄死的。

见两个儿子还想争辩,董俊道:“同为汉军万户的严实你们都认识的。”

“宋军那边下了必杀令,誓要灭严实满门,咱们岂有好下场?”

这下两个儿子不出声了。

兄弟俩相互对视,只有无尽的长叹。

董俊对儿子说了一半

最新小说: 杜林日记 赝品太监 十国江山风月 父皇!儿臣摸鱼成性求放过! 谍战:我真的是王牌特工 红楼大贪官 大汉小吏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三国:投奔刘备,反手截胡糜夫人 帝国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