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流年 > 历史军事 > 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 第452章 回路艰难(大家新年好)

第452章 回路艰难(大家新年好)(2 / 3)

,沿着西北往窝阔台领地去,没多久就来到叶密力去。

这段路程有两千多里,蒙军全军提速,日行三四百里,沿路还遇到几股侥幸躲过宋军屠杀还在当地的牧民,结果直接被蒙军自己人给抢了,美其名曰征用。

好不容易到了叶密力,却发现也有宋军占据着。

绰儿马罕和贵由又组织人马打了一波,结果当然也是无功惨败,这边的宋军更多,比可失哈儿多多了,蒙军没办法,准备从西绕过去。

绕道过叶密力有两条路,最近的路是走东边,可东边是准噶尔盆地,小股的骑兵进去没问题,蒙军二十六万人马进去,吃喝就是个大问题。

所以蒙军只能选择西边,从西边绕要绕整个叶密力河,又多走好几百里路。

好在这段路沿着河走,水源不缺,而且蒙古牧民们牧守时都会选择在有水源的附近,所以蒙军走这边比走准噶尔盆地安全多了。

就这样,绰儿马罕和贵由的蒙军又走了一次近两千里的长途跋涉,好不容易在一月底时快接近谦州附近,终于遇到从北面方向来的其他蒙军哨骑。

这时他们才知道谦州已经被宋军攻占,蒙军退向千里外西北方向的阿尔泰山区,并在联系数千里外的拔都。

这股哨骑一直在找绰儿马罕,看到绰儿马罕和贵由也几乎要哭了。

绰儿马罕他们这会和乞丐流民差不多,他们一路走了上万里路,爬山涉水,小心翼翼多次绕道来到谦州附近,全军在路上没有好好休养过,特别进入察合台,窝阔台领地之后,境内到处都有宋军,每晚睡觉都怕被宋军伏击。

因为补给问题,他们杀了好多战马,陆续还有仆从军跟不上他的脚步,甚至有人偷偷跑出去投降宋军的。

他们从阿拉斯河出发时,拥有二十六万大军,而且刚刚西征得胜归来,意气风发,气势凌人,结果在察合台和窝阔台领地两次攻城失利,军队士气都遭到打击,到谦州时,因为死伤和逃走等各种原因,全军还有二十四万左右,已经少了两万。

听到阿尔泰山区附近还有七八万蒙军败兵在那休整,绰儿马罕和贵由的意见产生了分歧。

贵由想绕过谦州,继续东归,和父汗窝阔台在山西附近汇合。

因为宋军切断了东西两边蒙军的联系,贵由他们好久没收到东面蒙军的信息,也不知道窝阔台那边究竟怎么样了?

绰儿马罕原本也看不起宋人,但连续两次攻城失利,他也感觉到宋军的可怕,因此他强烈要求先和察合台,阔端的人马汇合,然后再去找拔都。

这样蒙军可以组成五六十万人马的超级军队。

到时回来打破谦州,打通东西两部蒙古的联络。

两人争论了一番,蒙哥最后站在绰儿马罕那边。

他们一致认为,以前蒙军从来不缺补给,都是在敌国行军,现在在自己国内行军,却严重缺少补给。

宋军大肆杀降,草原上几百上千里的看不到一个族民,他们想绕道回去,必须要走三千多里,如果要去山西,起码有四五千里以上。

这二十多万大军就算一人双马,每匹马上装满了补给,想安全走完这四千多里也不容易。

他们已长途跋涉了上万里,是到了需要休整的时候了。

此时蒙军中赞城东归的只有少数,所有人都只想找个地方休整下,他们实在都没什么力气了。

从西面走了一万多里,打了两波都还是败仗,再强大的机器人也受不了,贵由没办法,只能妥协。

二月上旬,绰儿马罕的人马历经辛苦,终于在阿尔泰山脉附近和察合台、阔端军汇合,两军超过三十万。

蒙军兵强马壮,但人马众多,补给就是个大问题。

阿尔泰山区附近是原拔都领地,宋军因为太远没有过来横扫,当地还是有不少牧民在牧守,但蒙军实在太多了,近三十万大军,超过六十万的战马在这里,每天的吃喝就是个天文数字。

察合台一面多次派人去招五六千里外的拔都东归,一面四处征集粮草,同时进行休整,盘算着和宋军如何决战的事情。

西去的哨骑毫无音迅,到三月下旬才回来第一波哨骑,说拔都身体不好,正在养病。

察合台大怒,决定亲自去趟伏尔佳河,力劝拔都东归。

蒙军五六十万都被宋军切断在西面,东面窝阔台的日子可不好过。

——

元贞八年一月初,大宋山东济南。

济南在宝庆年间回到大宋,赵与芮把济南先为为山东都司、制置使司驻地之后,做为省会城市,经过十几年发展,当地越来越繁华。

山东之地脱离大宋上百年,原本百姓们对宋廷的认同感是很低的。

但赵与芮有老祖宗的宣传法宝在手,宋廷得到山东后,主打宣传发动,加上赵与芮先后两次,给山东全境免税十年,一下子得到了当地民心。

山东在元贞六年才开始收农业税,这时的百姓经过朝廷十几年经营,归属感已经比较强,生活也比以前富足,还是比较能接受的。

今天一大早,山东制置使吴潜带着一波人匆匆出城,往大清河去了。

去年三月,吴潜由工部侍郎出京

最新小说: 赝品太监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谍战:我真的是王牌特工 三国:投奔刘备,反手截胡糜夫人 杜林日记 十国江山风月 红楼大贪官 父皇!儿臣摸鱼成性求放过! 帝国风云 大汉小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