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流年 > 历史军事 > 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 第428章 是大汗不讲道义

第428章 是大汗不讲道义(2 / 3)

古效力,但保不准现在都在心里鄙视窝阔台。

窝阔台想到这件事,就觉得窝囊。

窝阔台也没把严实怎么样,毕竟这时候他不知道宋人皇帝赵与芮是生是死。

他又问现场的情况。

严实和阔阔不道,现场相当残烈,好多人被烧死在船上,河面上有上百具尸体。

耶律楚材开始怀疑宋人自导自演,但现场确实捞上来不少尸体。

有箭伤和刀伤。

很多黑衣人身上都带着芦管用来在水中呼吸。

看起来确实像一场精心预谋的袭杀事件。

这件事发生七月上旬,接着像龙卷风似的很快传遍河北和山西各地,甚至大宋朝各省。

宋朝是大力宣扬他们想和蒙古议和,让百姓安居乐业,但蒙古大汗背信弃义,意图袭杀大宋皇帝,民间百姓情绪激动,到处都是求战报复的大宋百姓。

大宋这边的情况先不说,蒙古境内反应也非常大,很多河北山西百姓也觉得蒙古大汗不讲道义,毕竟以前没听说过有皇帝会这么干。

但等到八月份时,窝阔台这才得到消息,宋军一部已经进入漠北。

嘶,蒙古上下恍然大悟,这一切全是宋人自导自演。

宋人不但把窝阔台陷入不仁不义的地步,而先发制人,奔袭漠北。

“该死的赵与芮。”窝阔台这时在大同怒骂,甚至怀疑,赵与芮从头到尾,都没有来过蒙境。

窝阔台想的没错,赵与芮不为自己,为了大宋百姓,也不敢以身犯险啊,所以他根本没去过船上,也没到过临清和沧州。

蒙军那边没人认识赵与芮,赵与芮随便找了个人替自己,而且一直隐藏在船上,根本没有人知道。

而此时的赵与芮,正在临安城靶场上。

赵与芮身前站着两个少年。

一个是大王子十二岁的赵祺,一个是二王子九岁的赵禥。

他身后还跟着两个男孩子,六岁的赵绎,和六岁的赵维,两男子中间手牵着一个小妹妹,五岁的赵盈。

大宋皇帝的子女今天都在现场,很多官员都是第一次看到皇帝的儿女们。

但现场能看到他们的官员不多,大部份人都在外围,只有牛宝,全勇,还有匠作局,火器局等少量高层官员能围在皇帝的儿女们。

三个五六岁的小孩子都全勇牵着,站在身后。

两个哥哥赵祺和赵禥都在前面。

两人都费力的举着一杆燧发枪,瞄着前面的靶子。

燧发枪的枪重八斤多,对十二岁的赵祺来说还好点,九岁的赵禥举着略有吃力。

“打。”赵与芮突然一声令下。

砰,砰,现场砰砰两声响,两个儿子先后开火。

打完后,边上有人接过他们的枪,帮两人装弹。

接着又打。

赵与芮看两个儿子各打了五发。

距离是五十步,全都上靶了,但赵祺打的更准,应该是年纪大的原因。

等儿子们打完五轮,他把两个儿子叫到面前,沉声道:“兵者,凶器也,不可擅动。”

“但若是为了国家和百姓,一定不能犹豫。”

“对敌人,更不能仁慈。”

长子赵祺点了点头,也没说什么。

倒是九岁的赵禥一副大人的模样,恭敬的道:“儿臣谨遵父皇的教诲。”

赵祺是贾玉华生的,和贾玉华性格截然相反,比较仁厚,倒是谢皇后生的赵禥,也和谢皇后截然相反,比较圆滑。

这让赵与芮很郁闷。

谢皇后是出名的性格温顺,贾玉华倒像是心机女,没想到两个儿子性格截然相反。

形成这个性格的原因就是两人身后的势力。

贾玉华在贾涉死后,哥哥贾似道也没历史上发达,现在只是做到杭州下面一个知县。

属于家中没人的。

平时也只有贾玉华的教导。

谢皇后就不一样了,谢道清是宰相谢深甫的孙女,谢家在临安城现在可算有名的勋贵。

谢道清的父亲和伯叔们全是大宋中高层官员。

大伯谢采伯现在是大理寺正,和原来一样,这个算是大理寺的中层干部。

父亲谢渠伯原本通判漳州,虽然死的早,但赵与芮掌权并娶了谢道清后,谢家又兴旺起来。

叔叔谢汇伯现在是户部郎中。

谢家孙辈,即和谢皇后平辈中,仅男性,即谢道清的哥哥弟弟们就有十五个。

这些人在历史上全是宋朝各级官员,像谢道清的两个哥哥,一个官至少师,死后封惠王,一个官至秦国公,死后封润王,相当风光。

现在在赵与芮手上,谢皇后的十五个哥哥弟弟们,大概一半是官,一半是吏,只不过品级低了很多,最高级的谢奕昌目前才是临安府推官,从六品。

谢家满门勋贵官吏,这让谢皇后的儿子赵禥有点少年老成,才九岁就比普通人更成熟。

当天赵与芮先带儿女们打了燧发枪,然后牛宝带着几个比较小的儿女们到边上玩,他带大王子赵祺和二王子赵禥继续跟着匠作局的官员到了下一个地方。

元贞四年,赵与芮提出了火帽的概念,还有雷酸

最新小说: 谍战:我真的是王牌特工 十国江山风月 帝国风云 大汉小吏 父皇!儿臣摸鱼成性求放过! 红楼大贪官 杜林日记 三国:投奔刘备,反手截胡糜夫人 赝品太监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