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流年 > 历史军事 > 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 第362章 举国同庆,与民同乐

第362章 举国同庆,与民同乐(2 / 4)

增加兵源。”

“汉人不可信。”斡答儿看向塔思,塔思一直在河北,部下多汉军。

他这是故意的:“汉人都以宋人自居,一旦战事不利,投降甚众。”

“咱们还是得抓更多的突厥人,大食人等,建立更庞大的军队,到时集合百万大军,一举攻灭宋国。”

斡答儿的话代表了拔都等人的意图,现在别和宋人耗,先西征,掠夺人口物资,扩充军队,到时凑个一百万大军回来再灭宋。

而且尽量要少用汉军。

当然,到时拔都不会回来,就是另一回事了。

历史上蒙古灭宋,主要还是靠的汉军,但这会还在蒙元初期,汉军威力还没显示出来,更没有大量汉军投降他们,所以蒙古贵族们对汉军并不感冒。

当天窝阔台被逼同意长子西征,但他的方案和大部份人的有冲突。

窝阔台的意思和原本差不多,打算让拔都为统帅,蒙哥等长子参加,带兵十二万,战马五十万匹,进行西征。

其余的兵马,继续和宋开战,主要是防守西夏,山西一线,攻打山东和辽东一线。

即西北方向靠守,山东和东北方向进攻,压制宋军崛起。

而拔都的意思是与宋议和,和宋通商交易,全力西征,壮大蒙古,以后再找宋人算帐。

因为一旦和宋继续开战,若西夏不保,宋军可以从西、北两个方向,进攻察合台,窝阔台,甚至拔都的领地,这是拔都不愿面对的事。

窝阔台向他们保证能守住西夏,并声称可派兵十万,自西北方向,绕过山西,进西夏。

斡答儿称,宋人已经答攻占西夏就不打了,只需要养马的地方,为何不让出来。

窝阔台说,宋人随时说话不算数,现在让了,将来他们翻脸,还是一样可以攻打拔都领地。

而且不能让宋人拥有更多的战马。

斡答儿声称,宋人现在已经占据吐蕃,拥有战马的来源地,有没有西夏对宋人影响不大,现在拖下去,对咱们有利,等咱们西征回来,再收拾宋人,不比现在两面开战要好?

双方据理力争,最后又要投票。

窝阔台相当愤怒,成吉思汗在时,都是大汗一个人说了算,现在他的威信是一天不如一天,动不动就要被投票。

那这个大汗当的还有什么意思?

七月初四,在争吵了数天之后,最后由耶律楚材的协调中,蒙古贵族们终于达成一致。

分兵长子西征,同时派大军十万去西夏,以战逼和宋军。

即在西夏要取得大胜,打退宋军,才能讲和时有底气。

如果不能在西夏取得大胜,退而求其次,保西夏黑水城。

西夏黑水城是扼守漠北进入河西走廊的必经之路,唯一要道,蒙古人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可以丢中兴府,丢西夏其余养马的地方,但不能丢黑水城。

一旦让宋军占据黑水城,宋军以后随时可以从黑水城进入漠北,同时蒙古各宗王的封地,等于向宋军打开了大门。

官山会议决定了大蒙古的下步战略,会议的决定是双方都同意的,拔都得到了长子西征的主帅,窝阔台可以继续往西夏调兵。

但结果并不是窝阔台能接受的,他大汗的威信再一次受到挑战。

一旦拔都在西征时取得大胜归来,而他在这边无法在宋人身上占到便宜,他相信自己这大汗位置会越来越悬。

此次长子西征和原历史差不多,但原历史是速不台为主帅,拔都为副。

这次以拔都为主帅,速不台为副,两人各带两个万户。

宗王中有察合台儿子拜答儿、窝阔台儿子贵由,拖雷儿子蒙哥各带一个万户。

另万户及以下各级那颜也派长子率军出征,主要征讨钦察、斡罗思等国,即欧洲方向。

全军十二个万户,约十二万四千多人,带战马五十万匹,和原历史一模一样。

而这次西征和历史上最大的不同,就是战略目标的改进。

原本蒙军就奔着杀人去的。

这次为了对抗宋廷,窝阔台要求尽量不要屠城,以掠夺和征服为主。

他故意给了拔都目标任务。

你当统帅西征可以,但回来时,最少得给我带四十万大军,上百万匹战马。

拔都则向窝阔台和诸贵族保证,等我回来,最少带五十万大军。

蒙军只要不随便屠城,全力收降军士,别说五十万,带一百万都可以。

毕竟他们的长子西征在历史上进行了七年,前后杀了不知多少万人。

赵与芮肯定想不到,因为自己的咄咄逼人,逼的蒙军的长子西征改变了以往屠杀的战略,以征服和收降为主,他间接的拯救了几百甚至上千万欧洲人。

窝阔台安排了长子西征之后,立刻决定发兵十万,支援西夏,同时派出使者汉臣刘润出使宋廷谈议和之事。

他是打算边打边谈和,在战场上逼和宋军,最好能保住西夏。

支援西夏的主帅为口温不花,副帅为塔思,原本塔思也要参与长子西征,但这家伙不愿意。

于是七月初十,塔思开始召集兵马,准备从漠北绕到西夏。

最新小说: 父皇!儿臣摸鱼成性求放过! 大汉小吏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红楼大贪官 十国江山风月 帝国风云 杜林日记 赝品太监 三国:投奔刘备,反手截胡糜夫人 谍战:我真的是王牌特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