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流年 > 历史军事 > 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 第296章 等了六七年就为了今天

第296章 等了六七年就为了今天(2 / 2)

翻五里暗门,又不用经过汉潼关,可以直接通过麟趾原,进入禁沟,然后往北进关中平原。反过来,关外的兵马也可以不经潼关进中原。

但这事也好办啊,隋朝立刻搬迁潼关,在新的渠沟上面,又建了个新潼关。

新潼关还没搞好多久,进入唐朝后,黄河下切,水位继续下降。

原汉潼关北侧的黄河河床又祼\\露了不少。

这下更省事,只要通过黄巷坂,直接往前,都不绕麟趾原,就可以通过黄河河床进入关中。前面两个潼关可以绕过去了。

为了封堵这条东西向道,唐朝先在黄巷坂和黄河河床交界处,建了个金陡关,然后想想还是不安全,又往前移,在黄河河床上面又建了个新潼关,也就是现在的潼关。

唐朝人挺狠的,为了确保潼关万无一失,在潼关南面的秦岭山麓下,又修建了大量的小型关隘,包括有麻峪关、上关、五庄关、潼峪关、水门关等,又在禁沟西侧建了十二座烽燧,号称十二连城,十二座关城层层防守,可谓密不透风。

而潼关之险,一在禁沟,二在麟趾原,三在金陡关,四在黄河,五在秦岭,它们连成一体,形成一条固若金汤的潼关防线。

当然,潼关历史上也有被攻破的,但有些是守将在外面浪战的原因,有些是王朝末年,士兵已经无心抵抗,而且绝大部份天下雄关被攻破,基本都是王朝末年,兵无斗志。

三国时,先是马超打潼关,痛骂曹操家三代,天天问候曹家母系亲属。

曹洪大怒,要下去干马超,徐晃则拼命劝,但马超连骂了九天,曹洪最后受不了,果断带兵杀出去,结果被马超大败,马超军随着败军杀进潼关,曹操的潼关给丢了。

没多久,曹操又来打潼关。

这马超当时拥有联军,兵强马壮,比曹操兵马还多,开始嚣张了,直接带兵出去和曹操干,结果被打的大败,曹操同样跟着败兵杀进了潼关。

唐末黄巢派兵从禁沟两边夹攻潼关,此时已经是唐末,兵无斗志,关上唐军直接溃散,自此,黄巢打通了进入长安的路。

所以皇帝赵与芮经常说一句话:“古人有云,城池之固,在德而不在险。”无论什么险关,关键还得看什么人守,处于什么时代。

通常只要是在王朝巅峰,没有什么雄关能被攻破。

而只要在王朝末期,啥雄关都容易被破。

此时金国已经算是王朝末期,但潼关还算移如泰山,而原历史上的三峰之战打完,金军最后十五万精锐一战而没,潼关守将李平就直接降了蒙古,固若金汤的潼关也没有用了。

四月初,贾似道和全英等人先通过金陡关,照例又送了很物资和银钱给金陡关守将,然后进入潼关。

这边是唐潼关位置,金国得到后又加固修建,现在是十二米高,到明清之后,有地方又加固到十六米高。

上面宽约七米,周长十里出头,由夯土砌成。

看起来不是很长,但它北面是黄河,南侧是险山沟渠,从关中平原过来的,只需要防西侧,从中原过来,主要防东侧。

而此时大部份城池,在敌军围攻时,需要防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所以这也是潼关难以攻取的原因之一。

整潼关城加附近险山,包括秦岭和黄河圈围起来的地方约有七八十万亩,这块后世有耕地十七万亩,这会数万亩也肯定有的。

潼关城内兵马最多的时候是唐朝哥舒翰,在潼关聚集了二十万精兵,最后因为被皇帝逼着出去决战,而惨败身死,二十万精锐唐军也瞬息崩溃。

金兵在之前放弃潼关以西,迁关中百姓到中原,目前在潼关境内有十几万兵马加十几万百姓,约三十多万人口,人口比较多,粮食压力也比较大。

而金国因为放弃了潼关以西大片领土,粮食出产也大大下降,宋朝愿意每年支持这边十五万石,对此时的金国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自赵与芮登基后,宋金两国暗中结盟,通商便利,赵与芮不计前嫌的支持金国,足足用了六七年功夫,基本已经麻痹到了金国。

宋廷上下所有人都不会想到,皇帝赵与芮愿意用六七年,甚至更长的时候去耐心的做一件事,只为了麻痹对手。

最新小说: 红楼大贪官 父皇!儿臣摸鱼成性求放过! 帝国风云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十国江山风月 大汉小吏 三国:投奔刘备,反手截胡糜夫人 赝品太监 杜林日记 谍战:我真的是王牌特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