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流年 > 历史军事 > 帝国风云 > 第一百九十九章 改造

第一百九十九章 改造(2 / 2)

且处于适婚年龄的男性最少,而中国在历史上一直是一个男多女少的国家。更重要的是,长达十年的战争,中**队制造了上千万光棍。很多军人在一九四零年参军的时候在二十岁左右,而等到战争结束,已经是三十岁左右了。
以中国的传统婚姻观念,到三十岁还没结婚,那绝对是老光棍。
结果就是,在一九四五年到一九五四年的十年间,总共有五百多万日本女性通过婚姻获得了中国国籍。
当然,也有部分中国人通过婚姻关系到日本定居。
只是,这并不表示日本没有工业。
战争结束十年后,日本赢来了一个黄金机会。这就是,世界各地的独立运动,以及中国在民族独立运动中扮演的角色,让日本获得了一个发展工业的绝佳机会,即为中国生产外援物资。
在一九五九年到一九六一年的三年间,日本的企业如同雨后春笋般的涌现了出来。
这些企业,大多数都是服装厂、鞋厂等轻工厂,而且主要订单都来自中国,而日本生产的轻工业产品,大多通过中国提供的无偿援助被送往刚刚争取到独立的国家,让这些贫困国家的民众过上温饱生活。
轻工业推动了城市发展,而城市发展带动了重工业的发展。
在接下来的十年里,日本的重工业开始迅速发展,在钢铁、化工、机械制造等领域取得了瞩目的成就。
只是,日本一直没有获得发展军事工业的机会。
当然,中国当局也绝不允许日本发展军事工业。
更重要的是,日本没有发展军事工业的理由。
别忘了,日本在战败之后确立了和平宪法,而在周边地区又没有潜在威胁,不管是西边的中国,还是北面的朝鲜,都是日本的盟友。结果就是,日本一直没有组建军队,仅有的武装力量是一支规模不到两千人的武装警察部队,而且只用于国内治安,其他与国家安全有关的防务都由中国占领军承担。
连军队都没有,日本自然不需要军事工业。
说白了,日本的武装警察部队、以及各地方的警察部门所需要的枪支等装备,全部从中国采购,且总量少得可怜。
日本的重工业,主要承担为国家基础建设服务的任务。
也就是说,日本生产的钢铁主要用来修建大厦、桥梁与铁路,化工产品则主要用来制造塑料与化肥,机械则以民用车辆与工程设备为主。与军火沾边的东西,哪怕是炸药,日本都得依靠进口。
二十多年下来,日本已经被中国打造成了一个“无害国家”。
从某种意义上讲,日本可以看成是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
比如,中国人去日本旅游或者是出差的话,只需要持中国护照,不需要像前往其他国家那样,首先去日本的领事馆办理签证,而是在到达日本的入境口岸时进行面签,或者是使用团体签证。
此外,中国政府颁发的很多证件与认证,在日本都得到承认。
比如,中国游客只要具有中国的驾驶证,就能在日本驾驶同类型的机动车辆,不再需要办理日本的驾驶证。
日本的“改造”有多么彻底呢?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因为日本的明治维新是效仿英国,所以在大战前,日本的道路是靠左行驶,即车辆为右舵。战后,日本修改了交通法规,全面向中国靠拢,即采用了与中国相同的右侧行驶,车辆全部换成左舵。
要知道,英国在战败之后都没有改变其基本交通规则。
显然,日本是一个崇拜强者的国家。中日一千多年的交往史足以证明,只要中国足够强大,日本就不是威胁。日本自身的历史也证明,日本很少跟强者为敌,只会欺负比自己弱小的国家,或者是认为比自己弱小的国家。
日本再怎么发展都不是威胁,只要中国足够强大。RS

最新小说: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舍弟吕奉先 抗日从东北军开始 红楼大贪官 烽火晋察冀 家父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汉 穿成朱标后满朝文武求我别死 赝品太监 裂石响惊弦 人在洪武,朝九晚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