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流年 > 历史军事 > 帝国风云 > 第一百六十九章 轻敌的后果

第一百六十九章 轻敌的后果(2 / 2)

实情况并非如此。
在危地马拉战争期间,墨西哥当局数次试图直接出兵危地马拉,但是最终都在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干预下作废。主要就是,每当墨西哥提出出兵危地马拉,〖中〗国就会立即对墨西哥发出战争威胁,甚至明确提出,只要墨西哥当局正式参战,〖中〗国就会动用包括核武器在内的一切手段来抵消这个威胁。在一九七一年,〖中〗国当局甚至威胁要用核武器袭击墨西哥城,彻底瓦解墨西哥的军事政权。虽然这不是针对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战争威胁,但是足以把德意志第二帝国拖入战争,从而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因此德意志第二帝国不可能坐视不管,必须出面约束墨西哥。
问题是,这并不能阻止墨西哥间接参与危地马拉战争。
这就是,大量墨西哥军人以危地马拉政府军的身份参战,甚至在前线战场上直接与中**队交战。
根据战后公布的资料,在危地马拉战争期间,总共有一百二十万墨西哥军人参战。
要知道,在整个危地马拉战争期间,〖中〗国投入的兵力也不到五十万。
可以说,墨西哥间接参战,正是危地马拉战争久拖不决的主要原因,也是〖中〗国在这个弹丸小国付出惨重代价的主要原因。
事实上,从一九六七年底开始,墨西哥军人就已经参与了这场战争。
中德的秘密协议,等于承认了墨西哥在危地马拉的所作所为,也等于在鼓励墨西哥间接参与这场战争。
后来,很多人都认为,这是席存瑞在危地马拉战争中最大的失策。
如果当时席存瑞更加强硬一些,即要求德意志第二帝国保证墨西哥不间接参战,即由德意志第二帝国出面,让墨西哥把派往危地马拉的军人撤走,那么危地马拉战争肯定会迅速结束。
问题是,席存瑞能够更加强硬一些吗?
要知道,以当时的情况,席存瑞根本没有理由要求德意志第二帝国约束墨西哥,而且罗恩也不可能做出这样的让步。
也就是说,如果席存瑞得寸进尺,中德关系就会迅速恶化。
到最后,恐怕中德战争将在所难免。
显然,这才是最糟糕的结果。
席存瑞的主要目的是要德意志第二帝国置身事外,并且尽可能降低德意志第二帝国对这场战争产生的影响,而不是打压墨西哥,更不是让墨西哥从危地马拉撤军,毕竟当时没有任何人认为墨西哥能够在危地马拉与〖中〗国对抗。既然罗恩已经做出了保证,席存瑞就没有理由为了墨西哥间接参战而放弃已经到手的外交成果,更没有理由为此承担与德意志第二帝国开战的风险。
可以说,最大的问题,还是〖中〗国当局对墨西哥间接参战的认识严重不足。
当时,别说席存瑞,就连中**方的高级将领也没有认识到墨西哥间接参战所造成的严重影响。
说白了,就是没有人把墨西哥放在眼里。
正是如此,在当天的紧急会议上,四位参谋长肯定了外长取得的外交成果,即支持席存瑞的决策。
显然,中**队随后遇到的麻烦,正是轻敌造成的结果。
不可否认,墨西哥是一个落后的国家,可是危地马拉战争的特殊性,让这个落后的国家大有可为。
当时,没有任何人相信,墨西哥间接参战能够改变战争走向。
事实上,在中德签署秘密协议的时候,中**队在危地马拉战场上离胜利并不远,地面部队已经攻占了除佩腾省之外的所有地区,围剿残余政府军的战斗也进行得较为顺利,而临时政府名下的国防军正在迅速扩大。当时杜杰生还提出,有往在一九六九年春节,让所有军人回家过年。为此,总参谋部还制订了一份在一九六九年全面撤军,即由危地马拉国防军承担主要作战任务的撤退移交方案。
显然,所有人都很乐观。(未完待续。

最新小说: 穿成朱标后满朝文武求我别死 烽火晋察冀 家父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汉 红楼大贪官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舍弟吕奉先 人在洪武,朝九晚五 赝品太监 裂石响惊弦 抗日从东北军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