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流年 > 历史军事 > 帝国风云 > 第一百六十二章 机会

第一百六十二章 机会(2 / 2)

付出的代价也会使任何形式的胜利失去意义。
对此,几位参谋长都有足够清醒的认识。
事实上,早在一九六零年,也就是德意志第二帝国试爆氢弹前几个月,中**队的高级将领就在对德战争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即战争只是对付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最后手段,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能轻言战争。
显然,杜杰生也明白这个道理。
“不管怎么样,我们必须得制止战争规模扩大。”席存瑞看了出来,杜杰生只是一时说错了话,另外三位参谋长都不会支持对德开战的提议。“对我们来说,最好的选择是利用姚文芳大使的死,让墨西哥当局做出让步,即承诺不直接参与危地马拉战争。如果能够通过这件事情,让德意志第二帝国认识到,如果他们继续肆无忌惮的支持墨西哥、支持危地马拉军人独裁政权,就有可能引发与我国的全面战争,而且我们势必会在德意志第二帝国当局做出战略决策之前采取行动,首先对德意志第二帝国实施全面核打击,以彻底摧毁德意志第二帝国本土的方式来防止、或者是减轻我国本土遭受的战略威胁,就有可能迫使德意志第二帝国当局做出让步。”
“让步?”罗树人似乎不大相信席存瑞的判断。
“关键就是,得让德意志第二帝国认为我们有战争的决心。”丁明聪做了详细说明。
说得简单一些,就是提高军队的部署状态,让更多的战略部队进入战备状态,做出进行先发制人战略打击的样子。
毫无疑问,这会刺激德意志第二帝国,让德意志第二帝国也提高军队的戒备等级。
只是,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决策者绝对不是笨蛋,也非常清楚,与中国爆发战争,就算能够给予中国重创,而从理论上,德意志第二帝国进行先发制人的战略核打击,能让半数中国人丧生,并且使中国损失百分之六十的工业,可是中国的战略反击,足够让德意志第二帝国彻底完蛋。如果德意志第二帝国在发起先发制人的战略打击时,以打击中国的战略核力量为主,即重点打击战略空军基地、战略弹道导弹发射阵地、战略核潜艇母港等等,且打击效率达到最大,中国处于战略执勤状态下的反击力量,即已经升空的战略轰炸机、以及出港活动的战略核潜艇也足够用核弹头摧毁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所有城市,让德意志第二帝国损失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与全部工业。
说白了,在战略实力不如中国的情况下,德意志第二帝国最后获得的只是毁灭。
在这种情况下,适当的强硬立场就足以让德意志第二帝国知难而退,在危地马拉问题上做出重大让步。
即便德意志第二帝国当局不知退让,也可以通过直接战略威胁达到目的。
总而言之,中国当局要做的,就是利用姚文芳大使在墨西哥遇害,以及通过情报机构掌握的证据,让德意志第二帝国相信,中国国内的局势已经非常紧张了,政府也无法控制军队的请战愿望,如果政府不能在外交上取得胜利,就无法让军队做出让步,也就会因此失去对战争的控制权。
如果军队主导了战争,后果将不堪设想。
丁明聪把话说的很明白,即军队要表现得积极一些,给政府制造压力,而最终目的是要德意志第二帝国相信,中国政府并不想扩大战争规模,但是需要给军队一个交代,而最好的交代就是在外交场上获胜。
显然,这不是丁明聪的主张,而是席存瑞的主张,只是由丁明聪说了出来。
所幸的是,四位参谋长都没有反对。RQ

最新小说: 赝品太监 家父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汉 舍弟吕奉先 抗日从东北军开始 红楼大贪官 人在洪武,朝九晚五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穿成朱标后满朝文武求我别死 烽火晋察冀 裂石响惊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