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流年 > 历史军事 > 帝国风云 > 第五十一章 正面交战

第五十一章 正面交战(2 / 2)

敌人。
只有保持合适的距离,才能让敌人花更多的时间来缩短距离,特种侦察兵也才有足够多的开火机会。
距离缩短到五十米的时候,易建朝知道不能再拖下去了。
敌人明显知道他们就埋伏在这附近,而且知道他们没有多少人,因此才敢继续推进,只是都提高了警惕。
朝两侧的队员打出战斗手语后,易建朝架好了机关枪。
机枪的怒吼就是战斗开始的信号,只是其他队员的动作也不慢,均在易建朝开火之后的一秒钟内向敌人射出了子弹。
顷刻间,机枪与自动步枪编织出的弹雨覆盖了前方整片密林。
这个时候,机枪与自动步枪的威力发挥了出来。
也许,在普通士兵手里,自动步枪因为后坐力太大,射击时的稳定性非常糟糕,而算不上是理想的武器,但是在特种侦察兵手里,这些都不是问题。更重要的是,使用大威力步枪弹的自动步枪有着更强的穿透能力。在一百米的距离内,七点八毫米步枪弹能够在打穿五十厘米厚的木板之后,击毙躲在后面的敌人。显然,这绝对不是突击步枪所有的威力。危地马拉政府军所使用的突击步枪,在打穿三十厘米厚的木板之后,就没有什么威力了,甚至难以钻入人体。
要知道,在丛林里,大部分树木的树干直径都在三十厘米以上。
正确使用,自动步枪能够发挥出惊人的威力。关键就是,必须要镇定。虽然自动步枪是连射武器,但是在实战中的正确使用方法是点射,每次打出两发、或者三发子弹,然后再向下一个目标开火。
看上去,这是一种很简单的技巧。
事实上,这绝对不简单。
在弹雨纷飞的战场上,普通士兵做到镇定是很困难的事情,即便是老兵,也未必能够把生死置之度外。
只有接受过严格训练的特种侦察兵,才能正确使用自动步枪。
在成为特种侦察兵之前,有一项专门的实战训练,即新兵在高度不到三十公分的铁丝网下面爬行,而教官用机枪向铁丝网上方扫射,还时不时的往附近的散兵坑里扔手榴弹,以此来模仿实战场景。有的时候,为了做得更逼真一些,教官会在新兵的爬行道路上洒上好几桶新鲜的猪血,在铁丝网上挂几条鲜血淋漓的猪腿,甚至会把一些动物的内脏丢到新兵必须经过的地点。
当然,这只是一种训练方式。
在特种侦察兵的新兵训练营里,教官还想出了很多用来折磨新兵的办法,比如在进行射击训练的时候,突然丢出一颗手榴弹,让惊慌失措的新兵脱靶,然后教官就能以此为由惩罚新兵。
也许,这些办法很不文明。
只是,在成为特种侦察兵,特别是在参加过战斗之后,每一位成长为老兵的特种侦察兵都会由衷的感谢他们的教官。
说得简单一些,在训练中流的汗越多,那么在战场上流的血就越少。
事实上,这还不是最严酷的训练。
特种侦察兵中,最优秀的是狙击手,而要成为狙击手,除了通过最初选拔,还需要接受更加严酷的训练。
对任何人来说,成为狙击手的训练就像是地狱里的酷刑。
也正是如此,狙击手新兵训练营被称为“地狱营”。
战斗一开始,七名特种侦察兵掌握了绝对的火力优势,在不到半分钟之内,至少有一个排的政府军倒在了弹雨之中。
可惜的是,特种侦察兵的优势也就只有这一分钟。
第一批手榴弹飞过来的时候,没有对特种侦察兵构成太大的威胁,主要是手榴弹都落在了十多米开外的地方。
只是,这些手榴弹爆炸之后,严重干扰了特种侦察兵的射界。
显然,政府军使用手榴弹的目的不是要干掉敌人,而是要利用手榴弹爆炸后产生的烟雾与混乱场面。
紧接着,政府军的机枪也加入了战斗。
这还不是最大的问题,毕竟机枪是直射火力,而且在丛林里面,重机枪与通用机枪没有太大的差别。
真正要命的,是那门无坐力炮。

最新小说: 舍弟吕奉先 烽火晋察冀 抗日从东北军开始 赝品太监 红楼大贪官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家父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汉 穿成朱标后满朝文武求我别死 裂石响惊弦 人在洪武,朝九晚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