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流年 > 历史军事 > 帝国风云 > 第六百二十九章 反睦成仇

第六百二十九章 反睦成仇(2 / 2)

出军火,而这么做,主要也是为了替陆军减轻负担。
在印巴尝到甜头之后,中国当局开始大规模援助世界各地的民族独立运动。
一九五一年到一九五六年间,印度、巴基斯坦、缅甸、尼泊尔、不丹、锡金、老挝、柬埔寨、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卡塔尔、巴林,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也门、埃及、苏丹、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南非等国先后宣布独立,联合国增加了近三十个成员国。
在这些国家争取独立的斗争中,中国提供的武器装备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讲,第一次民族独立运动,也成为了中德对峙的导火索。
原因很简单,中国一直在支持世界各地的民族独立运动,而德意志第二帝国则在压制民族独立运动。主要就是,中国是一个没有海外殖民地的国家,而且中国的发展也不以海外殖民地为基础。相反,德意志第二帝国在大战爆发前,已经是全球第二大殖民地宗主国,拥有的殖民地仅次于英国,而且德意志第二帝国在战后的发展,在很大的程度上需要依靠海外殖民地提供的资源与市场。
事实上,在第一次民族独立运动中,德属殖民地就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虽然当时没有一块德属殖民地宣布独立,但是为了维持在殖民地的统治地位,德意志第二帝国耗费了大量资源。
更重要的是,德意志第二帝国由此开始敌视中国。
这就是,在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公民眼里,正是中国在鼓动民族独立运动,并且想以此取代德意志第二帝国在世界各地的影响力,并且通过策划德属殖民地独立,来争取得到这些新兴国家的支持。此外,通过民族独立运动,中国还在力图建立一个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压缩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生存空间。
总而言之,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绝大部分公民都把中国当成了民族独立运动的幕后推手。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说法并没错。
民族独立运动,确实增强了中国的影响力,而且绝大部分获得独立地位的新兴国家都格外重视与中国的关系,把中国当成了主要的结盟对象。更重要的是,这确实对德意志第二帝国构成了威胁。
一九五七年,发生了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
这就是,中国前总统刘伯恩在雅温得参加喀麦隆建国典礼的时候,发表了一篇极为重要的讲话,宣称德意志第二帝国是旧势力的典型代表,是全世界各个民族争取独立自主的最大障碍,更是民主与自由的天敌;在殖民统治的屏障后面,德意志第二帝国正在与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意愿背道而驰。
中国在喀麦隆的独立运动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刘伯恩的这番讲话,开启了一个新时代。
这就是,中德全面对抗的时代。
要知道,喀麦隆是德属殖民地,而且是德意志第二帝国在非洲最重要的殖民地,象征着德意志第二帝国在非洲的统治地位。
更要命的是,刘伯恩的讲话无疑是火上浇油。
此事发生之后,德意志第二帝国立即召回了驻华大使,并且驱逐了中国大使。
虽然在此之后,在意大利的撮合下,中德关系有所缓和,恢复了正常外交,但是中德全面对抗已经不可避免。
对中国陆军来说,这也许是天大的好事。
要知道,中德反睦成仇,意味着中国需要保持一支足够强大的军事力量,需要在全世界范围内与德意志第二帝国进行较量。
也许,中德间不会爆发直接战争,但是对抗需要由军队做支撑。
说白了,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就无法获得国际社会的主导权,也就不可能在其他领域的对抗中取得优势。
这样一来,中国陆军就不需要大规模裁军了。(未完待续)RQ

最新小说: 舍弟吕奉先 烽火晋察冀 抗日从东北军开始 赝品太监 红楼大贪官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家父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汉 穿成朱标后满朝文武求我别死 裂石响惊弦 人在洪武,朝九晚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