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流年 > 历史军事 > 帝国风云 > 第六百二十六章 厚积薄发

第六百二十六章 厚积薄发(1 / 2)

从某种意义上讲,用来投掷原子弹的载具与原子弹有着同等的重要性。
对中**队来说,这不是什么大问题。主要就是,在原子弹诞生之前,中国空军已经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轰炸机。更重要的是,在研制原子弹的时候,其很多指标都以“超级空中霸王”的性能为准。
也就是说,在原子弹诞生的时候,中**队就拥有投掷原子弹的载具。
问题是,对其他国家来说,情况就并非如此了。
显然,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德意志第二帝国。
虽然在研制核武器的进度上,德意志第二帝国比中国晚了五年左右,即到一九五五年才制造出第一具核爆炸装置,而其第一枚实战型原子弹要到一九五七年才问世,但是相对于原子弹本身而言,德军更缺乏投掷原子弹的载具。
要知道,“超级空中霸王”不在中**方的出口清单之内。
大战期间,德军获得了两架“超级空中霸王”式轰炸机,其中一架是在轰炸美国本土的时候被击伤,被迫飞往德军控制的百慕大群岛迫降,因此保存得较为完好。利用这两架来自不易的超级轰炸机,德军启动了仿制工程,想通过逆向测绘制造出性能相当的轰炸机,而且也取得了成功。问题是,这是好几年之后的事情了,而且在德军仿制成功的时候,“超级空中霸王”已经不再是最先进的轰炸机了。
也就是说,德军在研制原子弹的时候。还得同步研制原子弹的载具。
显然,德军不可能把希望寄托在轰炸机上。如果德意志第二帝国有能力研制出先进的轰炸机,也就不会仿制“超级空中霸王”了。从技术层面上讲,研制一种先进轰炸机的难度不比建造一艘舰队航母低多少。事实上,随着技术发展,先进轰炸机的研制难度最终超过了航母。到二十世纪末,仅有两个国家能够制造战略轰炸机。而且只有中国能够制造出先进的战略轰炸机,而能建造航母的国家多达八个。
造不出足够好的轰炸机,德军就这能寻找其他手段。
当然。德意志第二帝国并不缺乏先进军事技术。要知道,在大战结束的时候,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军事技术并不比中国差。只是各有所长而已。在某些领域,德意志第二帝国还拥有相当明显的优势。
当时,德军把希望寄托在了一种全新的运载工具上,即弹道导弹。
要知道,弹道导弹就诞生在德意志第二帝国。
在大战结束的时候,德意志第二帝国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导弹技术,而且是唯一能够生产火箭发动机的国家。虽然美**方也研制过火箭发动机,但是在战败的时候,美军销毁了所有相关资料与设施。
必须承认,这是一个相当聪明的选择。
最重要的是。弹道导弹是更加容易实现的原子弹载具。
关键就是,弹道导弹本身对基础技术的要求比重型轰炸机低得多。要知道,在全世界只有两个国家能够研制生产战略轰炸机、而且只有中国空军大量装备了战略轰炸机的时候,有十多个国家能够研制与生产弹道导弹与运载火箭,甚至一些实力较弱的小国。也能够制造出弹道导弹。
也许,这很难以理解。
虽然在很多人看来,弹道导弹与运载火箭的技术难度更高,但是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认识。
搞清楚一个问题,就能知道导弹与轰炸机的技术差距了。
即便是性能最好的弹道导弹,也是一次性载具。只需要使用一次,因此对各个系统的要求并不是很高,火箭发动机的工作时间最长半个小时,最短只有几分钟。相比之下,轰炸机是需要反复使用的载具,因此对各个系统的要求高得多,其涡轮喷气发动机的使用寿命要达到数千小时,甚至上万小时,还要在使用中进行数千次的启动,更需要适应各种各样的工作环境。
可以说,仅次一点就决定了两种武器系统的研制难度。
更重要的是,德意志第二帝国在弹道导弹的相关技术领域已经有了较多的积累。
由此可见,德意志第二帝国在载具上走了一条捷径。
只不过,德意志第二帝国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一九五六年,在德意志第二帝国制造出第一枚实战型原子弹之前,就已经制造出了第一枚能够以原子弹为弹头的弹道导弹,而且射程达到了一千五百公里,具备了有限的战略威慑能力。
这就是,如果把这种导弹部署在高加索地区,刚好能够打到中国的极西部地区。
可以说,为了获得战略打击能力,德意志第二帝国在弹道导弹上花了大量的资源。
也正是如此,德意志第二帝国在弹道导弹与运载火箭领域取得了短暂的优势。
一九六二年,德意志第二帝国率先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枚运载火箭,把一枚质量为二十七公斤、安装了一部短波电台的人造卫星送入近地轨道,也由此拉开了太空时代。仅仅六年之后,德意志第二帝国又开创了一个第一,即发射了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把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名航天员送入太空。
显然,德意志第二帝国在弹道导弹与运载火箭领域的优势,极大的刺激了中国。
一九六三

最新小说: 帝国风云 赝品太监 大汉小吏 家父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汉 父皇!儿臣摸鱼成性求放过!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十国江山风月 红楼大贪官 谍战:我真的是王牌特工 杜林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