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流年 > 历史军事 > 帝国风云 > 第六百一十九章 战火熄灭

第六百一十九章 战火熄灭(2 / 2)

下一枚原子弹,他与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数百万军民都将灰飞烟灭。如果中国真有一百枚原子弹,甚至可以摧毁美军控制的所有大中城市。
这下,继续打下去,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美国宣布投降,意味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当然,要到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也就是美国正式签署投降协议这一天,第二次世界大战才正式结束。
代表中**队去受降的是陆军大将张万青,而不是海军大将鲁志刚。
主要就是,此时陆军的兵力投入已经远远超过了海军,而且在攻占了美国东北沿海地区之后,陆军承担起了所有的作战任务。只是,签字仪式被安排在停泊在切萨皮克湾里的“北京”号大型巡洋舰上进行。
显然,这是为了表现出海军在对美战争中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只是,这个安排依然让鲁志刚非常不满。
原因很简单,在鲁志刚看来,中国海军与海军陆战队打赢了最艰苦的战斗,陆军只是拣到了一个现成的胜利果实,结果却霸占了最重要的荣誉。更让鲁志刚想不通的是,冯承乾并没有为海军争取。
十二月二十日,美国投降签字仪式的前一天,鲁志刚递交了调职申请书,冯承乾也批准了他的调职申请,当晚就安排专机送他回国,而接替鲁志刚出任战区司令官的田黛芳在二十一日清晨到达迈阿密。
结果就是,代表中国海军参加签字仪式的是田黛芳大将。
这件事,直接导致鲁志刚大将在不到六十岁的时候就正式退役。当时,鲁志刚回国之后并没有获得正式任命。两年之后,在顾祝同正式出任海军参谋长之后,他就递交了退役申请书。顾祝同三次挽留鲁志刚,并且表示可以会给他争取一个重要职位,但是鲁志刚三次都拒绝了。
显然,鲁志刚没有李向龙那么放得开。
一九五七年十月,在过了六十五周岁生日后不到一个月,鲁志刚就因心脏病突然发作逝世。
在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中国海军大将中,他也是第一个去世的。
与之相比,李向龙长寿得多。
在一九五九年,也就是六十六岁的时候,李向龙才正式退役,而在此之前,他已赋闲七年。此后,李向龙写了好几本书,并且由人代笔写了自传性质的回忆录。一九八八年,李向龙在九十五岁高龄时去世。在中国海军的八位大将中,李向龙是最长寿的,而且其退役后的生活丰富多彩,非常值得羡慕。顾祝同在晚年的时候,就曾经提到,他最佩服、最嫉妒的就是李向龙,因为李向龙能够在晚年远离纷争,享受了二十多年的清福,并且在去世之后受到了所有人的尊敬。
显然,顾祝同没有选择的余地。
按理说,顾祝同最有资格代表中国去参加美国的投降签字仪式,因为在针对美国的战争中,他的贡献最大。
只是,在美国投降的时候,顾祝同正在忙着处理一件更重要的事情。
这就是,确定各个国家的援助方案,为启动战后援助工程做最后的准备工作。
当时,顾祝同已经被选定为该计划的实施者。
正是如此,战后也有人把这项影响了整个世界的工程称之为“顾祝同计划”。
当然,这种说法有点片面,因为顾祝同只是该工程的实施者,而不是发起者,更是是唯一的组织者。更重要的是,顾祝同能够成为实施者,与冯承乾有很大的关系,或者说是冯承乾刻意安排的结果。
原因很简单,这项伟大的工程,不但影响了战后的世界格局,也决定了中国海军在战后的发展方向。甚至可以说,正是这项伟大的工程,让中国海军在大战结束之后,依然保持着最强军种的地位。

最新小说: 家父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汉 裂石响惊弦 穿成朱标后满朝文武求我别死 人在洪武,朝九晚五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红楼大贪官 烽火晋察冀 赝品太监 抗日从东北军开始 舍弟吕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