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流年 > 历史军事 > 帝国风云 > 第六百一十七章 金融霸权

第六百一十七章 金融霸权(2 / 2)

名义上的债主,债权实际上在中国企业手里,如果债务国不肯偿还、或者是无法偿还,那么就得由中国政府来偿还。更要命的是,如果中国政府也无力偿还的话,除了政府会破产之外,中国的经济也将遭受重创。
说白了,如果不找到一个合适的解决办法,仅仅是减免其他国家的债务,中国经济就会崩溃,从而导致全球性经济衰退,那些获得了债务减免的国家,也不可能从中获得任何实质性好处。要知道,战后的世界经济必然以中国为核心,而中国的巨大市场,特别是消费市场将是其他国家企业的主要目标。如果这个市场消失了,进入了持续衰退期,那么全世界的企业都会受到影响。
显然,减免债务,只是一个说法,而真正的目的是要如何来抵消掉战争债务。
原因很简单,战争消耗了大量资源,必然会引发经济问题,而各国的战争债务只是一个表象,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如此巨大的消耗等于稀释了社会财富,如果依然采用战前的方式来处理,肯定无法解决问题。
正是如此,改变世界金融体系势在必行。
更重要的是,中国必须牵头。
要知道,只有中国有足够强大的经济实力来解决全世界都得面对的难题,如果中国不在这个时候牵头,那么任何关于经济复苏的努力都等于白费。
显然,顾祝同只是指出了一个方向。
一九四九年七月,在曼谷的首脑会晤上,同盟国集团各成员国的财长聚集一起,召开了第二次全体财长会议。
这次,中国财长明确提出,可以减免部分国家的战争债务,但前提条件是,必须齐心协力的建立一个新的金融体系,帮助中国消化掉巨额的战争债务,不然中国政府将在替他国偿还债务的时候破产。
显然,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愿意见到的结果。
说白了,即便是德意志第二帝国,也不希望看到中国政府破产,因为这意味着中国政府在战争期间做出的所有承诺都将无法兑现。更重要的是,中国的政治动荡,必然引发全球性的经济动荡。显然,在战争结束时候,各国政府都致力于建立一个稳定的社会秩序,因此就需要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更需要一个可以让企业获得发展机会的经济环境,而这一切都系于中国当局。
结果就是,在经过反复磋商之后,大部分国家的财长接受了中国财长的建议。
两个月之后,同盟国集团财长会议在中国苏州的一座封闭式园林里召开,会议的主要议题就是战后的金融秩序。
可以说,这是一次至关重要的会议,而在该会议上建立起来的金融秩序,也被称为“苏州园林体系”。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中国在战场之外,取得的最为重大的胜利。
原因就是,在这次会议上,确定了华元在世界金融体系中的地位。这就是,华元是唯一与黄金挂钩的货币,而其他货币全部与华元挂钩,采用固定汇率,因此货币间的结算将以华元为基准。
说白了,就是黄金不再具有贸易结算的功能,华元将取代黄金,成为具有储备价值的全球硬通货。当然,中国也得为此做出担保,即华元与黄金的比较为单一的,任何国家都能够用华元在中国兑换黄金。
看上去,这是一种合理的体制。
要知道,大战结束的时候,中国已是全球第一大黄金储备国,黄金储备量从战前的不到两千吨增加到了一万六千余吨。增加的筹备中,有部分来自同盟国集团成员国,不过绝大部分来自战败国。根据中国政府在战后公布的一份资料,日本在战败的时候,有大约一千吨黄金被运往中国,而美国在战败的时候,其储备的将近一万一千吨黄金全部在一个月之内被运到中国。
问题是,与巨大的经济总量比起来,中国的黄金储备根本算不了什么。
显然,这也正是“苏州园林体系”存在的最为严重的弊端。

最新小说: 家父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汉 红楼大贪官 抗日从东北军开始 人在洪武,朝九晚五 赝品太监 烽火晋察冀 穿成朱标后满朝文武求我别死 舍弟吕奉先 裂石响惊弦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