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流年 > 历史军事 > 帝国风云 > 第五百五十七章 阵地争夺战

第五百五十七章 阵地争夺战(1 / 2)

在登陆作战中,突破敌人设在海滩上的第一道防线是第一个重大转折点。
对陆战队官兵来说,要想改变在海滩上被动挨打的局面,就得抓住这个短暂的机会,即在成功炸开敌人的防线、引开敌人的压制火力之后,以最快的速度冲入敌人的阵地,然后消灭掉阵地里的敌人。
正是如此,往往由经验最丰富的军士长带领官兵发起冲锋。
在陆战队中,军士长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军衔。军士长不是军官,并不具备指挥部队作战的能力。军士长也不是士兵,因为往往是军官的左膀右臂。在陆战队中,军士长是一个很受尊重的职位。基层军官在指挥部队作战的时候,必须依赖军士长,因为军士长能够为其提供最有价值的建议。士兵在作战的时候,也以军士长为榜样,因为军士长能够让他们知道该如何战斗。甚至可以说,在士气低落的时候,军士长是最坚定的军人,往往能够通过行动与语言来激发官兵的斗志。遇到困难与挑战的时候,军士长更是身先士卒,用自身强悍的能力去战胜敌人。
如果说基层军官是一支部队的大脑,那么独一无二的军士长就是这支部队的灵魂。
在陆战队中,军士长只编在营连级部队里,而且只设一名,往往由服役三年以上、参加了数十次战斗的班长提拔而来。更重要的是,军士长是连长与营长最得力的助手,在很多时候几乎就是军官的副官。
战后,军士长的职位保留了下来,而且得到扩展,形成了完整的军士制度。陆战队成为独立兵种之后,设立了七级军士制,最高的是七等军士长。整个陆战队只有一名,享受陆战队上将的待遇,然后是分别隶属于战区、军、师、旅、营、连的六级军士,且每级军士都享受与同级军官相等的待遇。和平时期,军士主要负责部队的训练、作息、军纪等面向士兵的工作,是士兵在指挥阶层的代言人。战争时期,军士是士兵中的国王。是所有士兵学习与模仿的对象。
从某种意义上讲,军士制的出现。是现代军事体制走向完善的重要一步。
要知道,在此之前,军人与士兵既有不可愉悦的鸿沟,又相互混杂在一起。
拿〖中〗国海军陆战队来说,在大战爆发之前,所有军官都来自军校,在正式服役之前掌握了做军官的必要能力。特别是一些士兵通过训练无法掌握的高级技能,比如正确使用军事地图。大战期间,因为陆战队的军官伤亡比例太大,而军校培养军官的速度又不够快,刚刚从军校毕业的军官又没有实战经验,往往不能胜任指挥工作,所以〖中〗国海军陆战队开始提拔优秀士兵担任军官。为了让这些士兵掌握做军官的必要技能,海军陆战队还专门开设了军官速成班,为新晋升的军官提供三个月的培训周期。只是,这种短期培训。培养出来的军官并不见得是合格的军官。也许,他们是优秀的战士,可是在某些时候,未必能够跟接受过正式培训的军官相提并论。也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军士出现了。说白了,最初的军士就是用自己的丰富的实战经验去弥补军官、特别是刚服役的年轻军官的不足,协助军官解决在战场上遇到的各种问题。
对普通军人来说,军士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晋升通道。
这就是。当上高级军士,并不比当上军官、甚至是将领差。
要知道,七等军士长的待遇相当于陆战队上将。而陆战队总共也没有多少上将。即便是最低的一等军士长的待遇也相当于少尉军官。此外,因为在大战期间的卓越表现。军士在基层官兵中的威望非常高。
当然,设立七级军士制,只是这种制度的基础。
后来,陆战队还针对各种专业特长,设置了专业军士。比如,陆战队特种部队中的狙击手都是枪炮军士。
说白了,军士制最核心的部分,就是让军人不一定要成为军官才能成为终生职业。
成为军士,让士兵也能够获得军队的终生合同,把服役做为终生职业,不用面对退伍后再就业的麻烦。
事实上,军士制本身也是军队职业化的基础。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在成功突破敌人的第一道防线,攻入敌人的防御阵地之后,陆战队官兵的处境大幅度改善,只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陆战队就别想得到火力支援了。在短兵相接的战斗中,即便是最精确的炮火,也难以避免误伤。
只是,在进入阵地争夺战阶段之后,绝对没有哪支军队是〖中〗国海军陆战队的对手。
要知道,陆战队官兵冒着枪林弹雨冲上海滩,在敌人的火力压制下突破防线,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攻入敌人的阵地,然后夺取敌人的阵地。对陆战队来说,敌人修建的阵地就是他们接下来需要守卫的阵地。
原因很简单,在陆战队的身后是汪洋大海,只有往陆地方向进攻,去夺取敌人的阵地。
进入阵地战阶段之后,陆战队往往会以班为单位作战,而且以每个班里的班长与自动枪手为核心。
当时,〖中〗国海军陆战队的主要单兵武器是半自动步枪。
一个班里,有六名配备半自动步枪的步枪手。虽然实战已经证明,这种在一九四二年开始量产、并且装备陆战队的半

最新小说: 帝国风云 赝品太监 大汉小吏 家父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汉 父皇!儿臣摸鱼成性求放过!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十国江山风月 红楼大贪官 谍战:我真的是王牌特工 杜林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