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流年 > 历史军事 > 帝国风云 > 第四百四十四章 减负

第四百四十四章 减负(1 / 2)

海军裁军的重点不是裁减人员,而是减少战舰。
虽然没有确切的统计数据,但是根据中国官方的资料,以及海军在大战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可以大致推测出,海军在大战期间至少占用了中国战争资源的百分之四十,而且没有包括陆战队。
显然,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比例。
要知道,美国海军在大战期间占用的资源,把援助给英国的运输船只排除在外,还不到百分之三十五。
如此巨大的投入,帮助中国在太平洋战争中取得了胜利。
可是,也造成了很多严重问题。
事实上,在一九四六年初,中国的军事力量很不均衡,海军几乎一家独大,陆军与空军的地位远不如海军。
更重要的是,这一局面在战争结束之前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虽然在攻上美国本土之后,承担主要作战任务的是陆军与空军,但是所有作战物资都得由海军运送,而且海军是攻打美国本土的基础。
毫无疑问,这种海军独大的局面,对中国的军事力量建设产生了很不好的影响。
要知道,海军就算很重要,也不可能取代陆军与空军。
为此,就必须压制海军,让其他军兵种能够获得足够的资源,从而打造出一支均衡的军事力量。
压制海军,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减少战舰的数量。
原因很简单,海军是一支高技术型军种。即便军人的价值也非常大,但是战斗力是堆砌在技术基础的,而承载技术的就是作战平台,也就是战舰。因此只要限制了战舰,也就限制了海军。
显然,任何一名海军军人都不希望削减战舰。
只不过,这是必须做的事情。
要知道,如果不对海军的发展做出严格限制,那么到战争结束之后,庞大的舰队就能压垮整个国民经济。
可以说,当时中国海军的造舰计划极为惊人。
比如。在一九四五年中期通过的军费预算案中,“白起”级的订单已经下达到了一九四七年,到时候将总共建造三十七艘,并且在一九四九年底之前全部交付。如果一九四六年也通过了类似的海军造舰计划。那么到一九五零年,将有近五十艘“白起”级舰队航母交付给中国海军。
问题是,中国海军需要这么多的舰队航母吗?
哪怕战争持续到一九五零年,美国也不可能建造出这么多的舰队航母,更不可能在一九五零年拥有这么多的舰队航母。
即便按照海军自己做的评估。维持三十艘舰队航母就能打赢这场战争。
显然,多余的都是浪费。
当然,这还不是最根本的问题。
大战爆发之前,中国海军的舰队建设工作就围绕着舰队航母进行。即绝大部分作战舰艇的建造工作都以舰队航母为准。比如,防空巡洋舰就是按照舰队航母的两倍进行建造。而且在建造进度上与舰队航母同步。此外,轻巡洋舰、专门用于舰队反潜的驱逐舰、以及快速战斗支援舰都按照这个标准建造。
这样一来。建造一艘舰队航母就需要建造数艘其他大中型战舰。
显然,这些战舰的造价、特别是所消耗的资源,绝对不比一艘舰队航母低,基本上是一艘舰队航母的两倍。
除了护航战舰,还有舰载航空兵。
按照采购价格,一支数量为八十架的舰载航空兵联队里的所有舰载机,其价格之和相当于一艘舰队航母了。
这样一来,一支航母战斗群的总造价,就相当于四艘舰队航母了。
显然,这是中国海军、乃至中国所不能承受之重。
要知道,战斗舰队只是海军的核心,而不是海军的全部。在战斗舰队之外,海军还有其他很多的战斗单位,比如两栖登陆舰队、火力支援战舰、运输船只、潜艇、岸基航空兵与护航舰队等等。
战后,有人做过估计,如果中国海军在一九四七年拥有四十八艘舰队航母(包括正在建造的),那么海军占用的资源将达到中国战争资源的百分之六十,而占用的军费则相当于当年的百分之七十。
显然,这是谁也不可能接受的。
说得简单一点,海军根本要不了这么多舰队航母,也要不了这么多作战舰艇。
这样一来,削减战舰就势在必行了。
因为中国海军的造舰工程完全围绕着舰队航母展开,所以在削减舰队规模的时候,自然拿舰队航母开刀。
一九四六年初,海军裁军方案确定下来。
按照规定,当时除了完工率超过百分之六十的舰队航母之外,其他的全部停建,而配套战舰也按照同样的标准执行。
仅此一项,就直接导致十多艘“白起”级舰队航母永远留在了船台上。
只是,当时没有确定是否拆除那些还在建造的战舰。
主要就是,战争还没有结束,而且谁也不能肯定战争将在什么时候结束,甚至无法断定能在什么时候打上美国本土,因此战局还有可能出现波折,在未来的某个时候,也就有可能需要更多的战舰。
这样一来,就必须把那些还没建成的战舰暂时保留下来。
当然,这些战舰的命运几乎一样,

最新小说: 帝国风云 赝品太监 大汉小吏 家父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汉 父皇!儿臣摸鱼成性求放过!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十国江山风月 红楼大贪官 谍战:我真的是王牌特工 杜林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