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流年 > 历史军事 > 帝国风云 > 第三百八十三章 转折点

第三百八十三章 转折点(1 / 2)

第二战列投入战斗,是这场海战的第一个重大转折点。
事实上,双方在这个时候都有机会。
对罗成刚来说,他的机会就是第二战列以最快的速度干掉美军的两艘大型巡洋舰,然后支援主力战列。当然,这也是罗成刚整套交战战术的核心内容,第二战列的战斗情况将直接决定海战的最终结果。
此时,莱特的不作为,并不等于他没有获得一个新的机会。
这就是,利用第二战列投入战斗,迅速缩短与中国舰队的距离,争取在己方的两艘大型巡洋舰被击溃之前,重创中国舰队的主力战列,从而在第二战列加入主力决战的时候,依然有足够的优势。
在很多人看来,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原因很简单,中国舰队主力战列的速度要快一些,因此完全有能力与美军舰队的主力战列保持交战距离。
只是,舰队的速度未必能够发挥出来。
这就是,莱特只需要让两艘大型巡洋舰降低航行速度,与中国舰队的第二战列保持较远的交战距离,那么他就能够获得逼近中国舰队主力战列的机会。主要就是,如果中国舰队主力战列刻意保持交战距离,那么在美军舰队逼近的时候就得后撤,而中国舰队的第二战列要想干掉美军的两艘大型巡洋舰,就不能后撤。如此一来,只要中国舰队的主力战列后撤,而第二战列没有后撤,就等于把第二战列顶到了前方,让根本不具备主力决战能力的第二战列里的巡洋舰去承受美军主力舰的猛烈炮火。显然,在面对六艘快速战列舰的情况下,七艘巡洋舰很快就会被击溃。没有了第二战列,第33舰队根本打不赢这场海战,因为莱特完全可以此之后用驱逐舰去冲击中国舰队,而没有巡洋舰提供的直接掩护,中国舰队的主力战列就无法应付驱逐舰的鱼雷攻击。在这种情况下,罗成刚不但不会让主力战列后撤,反而有可能让主力战列压上去。
莱特没有作为,等于美军舰队正在逼近中国舰队。
显然,难题交到了罗成刚手上。
与前面提到的一样,在发现美军舰队快速逼近之后,罗成刚没有下令撤退,而是让主力战列继续保持原来的航线。
只是,罗成刚做了一件事情,即给指挥第二战列的方勇歌上校发了一封电报。
这不是命令(书书屋最快更新),而是以恳求的方式,要求方勇歌上校尽最大的努力,以最快的速度击溃两艘美军的大型巡洋舰,然后支援主力战列。在此期间,主力战列将拼尽全力去对付美军的六艘快速战列舰,为第二战列争取到足够多的时间。
显然,这封电报比直接下达命令更加管用。
要知道,这等于明确无误的告诉方勇歌上校,成败就在第二战列。
对方勇歌上校来说,这即是对他的信任,也是对他的鞭策。
在收到电报后,方勇歌上校就通过舰队内部语音通信电台,告知七艘巡洋舰上的所有官兵,主力战列的五艘快速战列舰正在强敌面前奋勇作战,为他们争取歼灭两艘美军大型巡洋舰的机会,他们肩负着打赢这场海战的重要职责。
显然,对于责任感极强的海军官兵来说,方勇歌已经把话说得足够的重了。
接下来,第二战列七艘巡洋舰的表现,可以用精彩绝伦来表现。
根据中国海军的作战记录,在接下来的十五分钟内,七艘巡洋舰总共打出了一千九百八十四枚主炮炮弹。也就是说,相当于每艘巡洋舰在一分钟内打了两轮齐射,基本上达到了主炮的最大射速。
如此猛烈的炮击,对两艘美军大型巡洋舰来说,绝对是一场灾难。
要知道,哪怕这十五分钟炮击的命中率只有大战期间的平均水准,即百分之三,也意味着有将近六十枚炮弹击中目标。事实上,命中率还不止百分之三,主要是新型雷达火控系统赋予了战舰更高的炮火命中率。在这场战斗中,七艘大型巡洋舰的主炮命中率在百分之四左右,而在三点四十二到五十七分之间,七艘大型巡洋舰的主炮命中率为百分之四点六,高于整场战斗的平均命中率。
也就是说,两艘美军大型巡洋舰在这十五分钟内,挨了九十枚炮弹!
这是个什么概念?
平均分派下来,一艘美舰挨了十九枚二百八十毫米穿甲弹与二十六枚二百四十毫米穿甲弹。
显然,在不考虑防护的情况下,即便是战列舰也承受不住这么猛烈的炮火打击。
有趣的是,受损最严重的不是首当其冲的“阿拉斯加”号,而是后面的“关岛”号。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主要是“阿拉斯加”号率先进行大范围战术机动,因此规避了更多的炮弹。此外,方勇歌下达命令后,七艘大型巡洋舰就没再集中炮击“阿拉斯加”号,而是把一半的炮火分配给了“关岛”号。更重要的是,首先炮击“关岛”号的是位于队列后方的四艘防空巡洋舰,而防空巡洋舰上的二百四十毫米舰炮的开火速度要比大型巡洋舰上的二百八十毫米舰炮快得多。
虽然在二万四千米左右的交战距离上,二百四十毫米钨合金穿甲弹未必能够击穿“阿拉斯加”级的水平装甲,而且实际穿透概率肯定不到百分之五十,根据战后

最新小说: 帝国风云 赝品太监 大汉小吏 家父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汉 父皇!儿臣摸鱼成性求放过!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十国江山风月 红楼大贪官 谍战:我真的是王牌特工 杜林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