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流年 > 历史军事 > 帝国风云 > 第三百二十八章 传统精神

第三百二十八章 传统精神(1 / 2)

第三百二十八章
传统精神
在这场被称为卡尔迪瓦海战的战斗之后,斯科特被追授了最高级别的荣誉勋章
可以说,在这场海战中,从斯科特往下,英国皇家海军的官兵表现得极为勇猛,完美体现出了英国皇家海军的传统精神。
大英帝国能够凭一岛之力称霸全球数百年,击败了西班牙、荷兰、法国等众多对手,一度在海洋上所向披靡,靠的并不是强大的战舰与先进的技术,而是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事实上,在英国称霸的大部分时期,英国皇家海军在海军技术上、乃至在战舰的性能上都没有优势。比如在挑战西班牙王国的时候,英国皇家海军的战舰在吨位、火力等方面均弱于西班牙战舰。又比如在英法争霸时期,英国皇家海军在技术领域并不领先,法国战舰在速度上有很明显的优势。即便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的战舰在生存能力上也明显优于英国战舰。
英国皇家海军能够击败众多敌人,靠的就是永不言败的战斗精神。
别忘了,被英国海军视为精神象征的纳尔逊,就是在特拉法尔加海战中阵亡的,而在屡次战争中阵亡的英国皇家海军将领并不在少数。
这种精神,在其他国家的海军中并不多见。
可以说,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就是英国皇家海军的传统。
在遭遇强敌时,英军往往会越打越猛。
这次也不例外。
虽然“约克公爵”号的两座首部主炮炮塔均被摧毁,“威尔士亲王”号的a炮塔也被一枚三百八十毫米穿甲弹敲掉了天灵盖,但是在五点左右,两艘英舰没有转向撤退,而是以接近九十度的航向夹角,以二十节以上的速度冲向两艘中国战舰,希望以最快的速度缩短交战距离。
显然,这是非常冒险的打法。
虽然直接冲过去,大幅度降低了英舰的被弹面积,也就降低了中弹概率,但是随着交战距离缩短,中国战舰的命中率开始直线上升,而且英舰的中弹部位都在舰首方向上,最容易被击中的就是高大的舰桥。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威尔士亲王”号的舰桥被多次命中,包括斯科特在内的上百名官兵阵亡。
斯科特做出了最后的努力,但是最终依然失败了。
在距离缩短到一万二千米左右的时候,“威尔士亲王”号的
炮塔被直接命中,如果不是损管人员反应及时,关闭了通往弹药库的提弹通道,而且弹药库的通海阀门在第一道防火防爆水密门被炸开后就自动打开,海水在第三道防火防爆阀门被冲开之前就已经灌满了弹药库,恐怕“威尔士亲王”号的路就走到尽头了。
当然,“威尔士亲王”号剩下的路也没有多远了。
交战距离缩短到一万米左右的时候,两艘英舰几乎同时转向。
可以说,这是英舰唯一的机会。如果能够在这个时候转过来,用尾部的主炮开火,就有希望重创中国战舰。
可惜的是,这个希望很快就破灭了。
“威尔士亲王”号还没有完成转向机动,“河北”号打出的一枚三百八十毫米穿甲弹就击中了其后部舰桥。在此之前,“威尔士亲王”号的主舰桥已被击毁,因此该舰已经丧失了火控指挥能力。虽然在接下来的几分钟内,“威尔士亲王”号尾部炮塔里还能用的三门主炮打出了二十多枚穿甲弹,但是没有一枚击中中国战舰,甚至没有一枚炮弹的落点离中国战舰低于五百米。
对战列舰上的主炮来说,一万米已经算得上是非常近的距离了。
在这个距离上,即便是十四英寸穿甲弹也能打穿“河北”号的主装甲带,以及除司令塔之外的其他任何部位的装甲。
问题是,对于炮手来说,一万米不算短。
更重要的是,在没有合适的观瞄设备的情况下,炮手靠目视瞄准,对战列舰类型的大型战舰的最大瞄准距离在七千米左右。更何况,此时还是夜间,两艘中国战舰都没有受到严重损伤,英舰上的炮手根本看不清目标,只能根据中国战舰开火时产生的炮口闪光,大致确定中国战舰的位置。
在没有统一火控指挥的情况下,这种间接瞄准方式根本没有意义。
五点半左右,“河北”号用一轮精准的齐射,不但打掉了“威尔士亲王”号的最后一座主炮炮塔,还在该舰的舰体上留下了两个直接超过十米的大窟窿,造成“威尔士亲王”号左侧舰体严重进水。
此时,“威尔士亲王”号左舷的副炮也都成了哑巴。
也就是说,“威尔士亲王”号已经丧失了战斗力。
在舰体严重受损的情况下,“威尔士亲王”号的航行速度降低到了十四节,而且已经向左倾斜了好几度。
相对而言,“威尔士亲王”号的情况还算好的了。
因为首部的两座主炮炮塔早就被摧毁,所以“约克公爵”号在向中国舰队冲击的时候根本无法进行还击。
在此情况下,“河南”号从容不迫的打了十多轮齐射。
根据“河南”号的作战记录,在此期间,总共击中“约克公爵”号十四次,而且命中部位都在舰首方向上,其中击中舰体的炮塔就

最新小说: 杜林日记 帝国风云 家父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汉 十国江山风月 大汉小吏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红楼大贪官 赝品太监 谍战:我真的是王牌特工 父皇!儿臣摸鱼成性求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