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流年 > 历史军事 > 帝国风云 > 第二百九十七章 传奇将领

第二百九十七章 传奇将领(2 / 2)

r> 此外,“德意志”号袖珍战列舰在北大西洋上战沉,也对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造成了严重影响。
当然,影响不是很大。
按理说,德意志第二帝国完全没有必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建造“德意志”级这种不伦不类的主力舰。要知道,这种被称为“袖珍战列舰”的主力舰,标准排水量刚过一万吨,只有六门二百八十毫米主炮,航速也不到三十节,各项主要性能甚至比不上“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有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感觉。可见,“德意志”级并不适合执行舰队作战任务。
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建造“德意志”级袖珍战列舰也不是没有理由。
首先就是,在“华盛顿条约”的框架体系内,德意志第二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已经没有多余的吨位余额用来建造真正的主力舰了。事实上,德意志第二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非常慷慨的把两艘战列舰、三艘战列巡洋舰与一艘大型巡洋舰赠送给了刚刚建立的中华民主共和国,就是因为其主力舰吨位严重超标,如果不送出去,就必须按照条约规定拆毁。
其次是,“柏林”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破交作战,让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看到了大型巡洋舰在破交作战中的价值,而且知道英国皇家海军并没没落,在下一场战争中,帝国海军依然需要破交舰。只是,“柏林”号的吨位太大、造价太高,因此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在“柏林”号的基础上做了缩减设计,比如把主炮减少到六门、降低续航力等等,设计出了“德意志”级袖珍战列舰。
事实上,在帝国海军中,“德意志”级一直被当做大型巡洋舰使用。
当时,“德意志”号已经完成了破交任务,正在返回本土的途中,结果遭到英国皇家海军优势兵力拦截,在与“乔治五世”号激战数个小时之后,“德意志”号不敌英舰,最终光荣殉国。
根据“德意志”号上的幸存海员回忆,该舰一直战斗到了最后一刻,在沉没之前还在用仅存的几门副炮向英舰开火。最后,包括舰长在内的六百多名官兵随舰殉国,仅有不到一百人生还。
“德意志”号的英勇表现,还获得了英国皇家海军的尊重。在海战结束之后,英国皇家海军为阵亡的德军官兵举行了隆重的海葬,“乔治五世”号的舰长亲自主持了海葬仪式,并且宣称“德意志”号上的官兵是他在海战中遇到的最为勇猛的军人,是值得所有英军官兵敬重的对手。
当然,“德意志”号战沉,对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的打击非常大。
在德意志第二帝国看来,再派大型战舰出海执行破交任务已没必要,不但收获的战果不是太多,反而很容易损失主力舰。相对而言,廉价的潜艇是更加理想的破交武器,而且不会对舰队战斗力产生影响。
结果就是,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的主力舰就很少出港了,潜艇成了海战主力。
也正是如此,坎宁安在一九四一年底回到本土,出任本土舰队司令之后,一直没有能够获得与德军作战的机会。
当然,这也与英国皇家海军自身有关。
别忘了,就在一九四二年,斯科特指挥的航母战斗群袭击了威廉港,炸伤了“俾斯麦”号与“提尔皮茨”号战列舰。如果当时英国皇家海军手里有更多的舰队航母,有性能更好的舰载机,那么就算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公海舰队躲在港口里面,也逃不过打击,依然会受到惨重损失。
事实上,这也正是坎宁安面对的最大的问题。(未完待续)

最新小说: 裂石响惊弦 人在洪武,朝九晚五 穿成朱标后满朝文武求我别死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赝品太监 烽火晋察冀 红楼大贪官 抗日从东北军开始 家父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汉 舍弟吕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