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流年 > 历史军事 > 帝国风云 > 第二百二十七章 远程打击

第二百二十七章 远程打击(2 / 2)

的B-17主要在欧洲作战,即部署在英国。
当时,美军也认为,B-17不太适合在太平洋战场上作战,主要是其作战半径偏短,难以进行长途奔袭。
此外,这也与B-17在欧洲战场上的惨重损失有关。
美国参战之后,美国陆军航空兵成了对德轰炸的主力。到了一九四二年,美国与英国在对德轰炸上采取了分工合作的方式,即美军主要负责昼间轰炸,英国皇家空军则主要在夜间活动。
更要命的是,美军当时没有合适的护航战斗机。
虽然P-51A在美国参战之前就已实现量产,但是美国陆军航空兵很快就发现,因为发动机上的欠缺,这种战斗机的中高空性能并不理想,甚至可以说是非常糟糕,根本不适合担任护航任务。
要知道,重型轰炸机大多在中高空活动。
至于更换了发动机之后的P-51B,当时还没有问世呢,最快也要到一九四三年才能开始量产。
其他的战斗机,则都存在航程不足的缺陷。
也就是说,美军轰炸机在白天轰炸德意志第二帝国本土的时候,根本得不到战斗机的有效掩护,护航战斗机最多只能飞到荷兰上空,剩下的就得靠轰炸机的自卫火力了,因此美军轰炸机的损失非常惊人。
仅在一九四二年的最初两个月,美军就在欧洲战场上损失了一百五十七架B-17。
当然,这还没有算上非战斗损失,以及在其他战场上的损失。如果都算上,B-17在这两个月内的损失量已经超过了生产数量。
显然,美军根本不可能向澳洲增派B-17。
至于其他的重型轰炸机,要么是性能上存在缺陷,要么是产量不足,都无法填补美军轰炸机的缺口。
下午,美军的海上巡逻机再次找到了第一战斗舰队与第二战斗舰队。
只是,美军并没发起攻击。
日落的时候,顾祝同才松了口气。
等到再次天亮,第一战斗舰队与第二战斗舰队已经离开了美军轰炸机的攻击范围,而且进入了己方岸基航空兵的掩护区域。
天黑前,顾祝同给李向龙发了一封电报。
他没有去吃晚饭,而是直接回司令官住舱睡觉去了。
两天多下来,顾祝同都坚守在岗位上。
当然,其他主要军官,比如田黛芳与卓宇凡也坚守在岗位上。只是这个时候,他俩还不能松懈。在顾祝同返回指挥岗位之前,两人得轮番执勤,也就得在极度疲惫中熬过这个无聊的夜晚。
后方,李向龙在收到电报后,第一时间告知了鲁志刚。
虽然第一战斗舰队遭到重创,“秦始皇”号恐怕得回国修理好几个月,“魏武帝”号说不定也得回国修理,但是第一战斗舰队取得的战绩是无与伦比的,一举歼灭了拥有六艘战列舰的第32舰队,还击沉了第31舰队的一艘舰队航母与三艘小型航母,在战斗中击落了两百多架美军战机。
可以想像,此战之后,美国海军已经没有战斗力了。
显然,鲁志刚也非常兴奋,当晚就过来找到李向龙,商讨下一步作战行动。
事实上,也没有什么好商讨的,在舰队取得胜利之后,制海权已有保障,而且大可不必担心美军舰队的威胁,攻打瓜达尔卡纳尔岛的作战行动再也不会受到干扰,可以安心拿下所罗门群岛了。
真正需要考虑的是在攻占了瓜达尔卡纳尔岛之后该怎么办。
显然,这不是需要李向龙与鲁志刚考虑的问题,而是更高层面的战略决策。
李向龙没有忘记向冯承乾报告胜利,也没有忘记向冯承乾提出为顾祝同等人嘉奖,更没有忘记提出攻打新赫布里底群岛的作战设想。
只是,冯承乾没有这么性急。
当天晚上,他甚至没有看李向龙发回来的电报,而是在第二天一早,吃过早饭之后才乘专机返回北京。

最新小说: 家父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汉 红楼大贪官 抗日从东北军开始 人在洪武,朝九晚五 赝品太监 烽火晋察冀 穿成朱标后满朝文武求我别死 舍弟吕奉先 裂石响惊弦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