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流年 > 历史军事 > 帝国风云 > 第二百二十三章 集中攻击

第二百二十三章 集中攻击(1 / 2)

虽然这次攻击的战机并不多,但是来得非常突然。
指挥这次攻击的是关永兴少校,他是“汉武帝”号上的战斗机中队长,也是中国海军中名列第七的空战王牌。当然,在此之前,关永兴少校很少执行轰炸任务,仅有的几次也是打击地面目标。
看到第31舰队的航母时,关永兴也看到了那些正在紧急升空的美军战斗机。
关永兴没有迟疑,立即命令半数“海鹰”抛掉炸弹,前去拦截那些还正在向高空爬升的战斗机,另外半数“海鹰”则跟在后面,在护航战斗机打开了突击通道之后,集中力量轰炸位于编队后方的“大黄蜂”号航母。
至于鱼雷攻击机,根本不需要关永兴操心。
指挥鱼雷攻击机作战的是曾少壮少校,他也是“汉武帝”号的中队长,有上百次的作战经验,只是大多执行的是对地轰炸任务。
在关永兴少校带着战斗机爬升的时候,曾少壮指挥的鱼雷攻击机群则开始下降。
因为“约克城”号离得更远,而且美军的战斗机正在聚集,所以曾少壮也锁定了靠得更近的“大黄蜂”号。
田黛芳在安排作战任务的时候说得很明确,如果没有机会攻击两艘航母,就得集中力量打击其中一艘,确保使其遭到重创。
“大黄蜂”号成了磁铁,吸引了所有轰炸机与攻击机。
事实上,这个时候,完全有能力同时攻击两艘航母。最重要的就是。第31舰队的防空战斗机都在低空与中空活动,在机动性上没有半点优势可言,而且数量上也不比前来的护航战斗机多多少。可以说,关永兴少校的十架“海鹰”足够压制住所有防空战斗机,让其他战机能够从容发起攻击。
空战几乎没有悬念,即便F-6F有与“海鹰”一搏的资本,但是在高度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根本不是“海鹰”的对手。第一轮交战中,就有半数F-6F被“海鹰”击落,剩下的全部被冲散。
这个时候,美军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虽然己方战机全在高射炮的射程范围之内,但是敌机即将发起攻击,美军战舰开始向一切逼近的战机开火。
混战之中,又有数架F-6F被战舰上的高射炮击落。
有趣的是。只有两架“海鹰”被高射炮击中,其他“海鹰”都非常及时的避开了战舰的防空炮火。
显然,那些初上战场的F-6F飞行员根本没有想到,他们会遭到战舰高射炮的攻击。
混乱的局面,明显对发起攻击的战机有利。
首先进入的是跟在护航战斗机后面,执行轰炸任务的“海鹰”。
事实上,“海鹰”也可以以俯冲方式投弹。别忘了,“海鹰”的垂直机动性能本来就非常不错,俯冲特性与“鸬鹚”相似,完全具备改造为俯冲轰炸机的潜力。只是“海鹰”的飞行员大多没有接受过这方面的训练。以往在执行对地轰炸任务的时候,飞行员主要采用的依然是较为传统的水平投弹方式,即战机从目标上空快速掠过的时候投下炸弹,避免进行高难度机动动作。
在轰炸地面目标、特别是固定目标时,水平投弹是行得通的。
问题是,在轰炸海上目标。特别是高速航行的战舰时。水平投弹的准确率就很难达到理想程度了。更重要的是,战舰上有大量高射炮,而猛烈的高射炮火对低空沿直线进入的战机有致命威胁。
这次,十架“海鹰”全部选择了俯冲投弹。
在俯冲的时候。“海鹰”与“鸬鹚”非常相似,美军的高射炮手甚至把这批战机当成了真正的俯冲轰炸机。
只是。“海鹰”并非货真价实的俯冲轰炸机,而且驾驶“海鹰”的也不是真正的俯冲轰炸机飞行员。
十架“海鹰”中,只有四架在正确高度上投下炸弹,另外六架的投弹高度都太高了。
根据中国海军在实战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投弹高度控制在五百米到七百米之间是最为合适的。在这个高度上投下的炸弹,大概需要二十秒的下坠时间,而以三十节速度航行的航母在二十秒之内只能跑出一个舰长的距离,如果满舵转向的话,航线的偏转角度不会超过十五度。也就是说,航母在二十秒内的活动区域,相当于其自身水平投影面子的三倍左右,因此炸弹的单枚命中率至少为百分之三十。如果四架俯冲轰炸机投弹,击中航母一枚炸弹的概率高达百分之七十七。当然,投弹高度不能太低,不然投弹的战机就无法改出俯冲,将撞到海面上。此外,足够的投弹高度,还能保证炸弹在击中航母的时候有足够的速度,从而砸穿航母的水平装甲。如果投弹高度偏低,导致炸弹的着点速度太慢,就很有可能无法击穿航母的水平装甲。
优秀的俯冲轰炸机飞行员都非常清楚应该在什么高度上投下炸弹。
可惜的是,“海鹰”的飞行员根本就不懂得如何进行俯冲轰炸。
当时,有六架“海鹰”的投弹高度超过了一千米,而“海鹰”从俯冲状态改出,所需的高度不会超过五百米。在试飞的时候,试飞员甚至创造过在三百米高度上改出俯冲的极限纪录。
显然,这个投弹高度太高了。
炸弹下落一千米,需要大约半分钟,而航

最新小说: 十国江山风月 红楼大贪官 赝品太监 杜林日记 帝国风云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大汉小吏 家父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汉 谍战:我真的是王牌特工 父皇!儿臣摸鱼成性求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