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流年 > 历史军事 > 帝国风云 > 第二百二十章 致命缺陷

第二百二十章 致命缺陷(2 / 2)

板、标准排水量达到三万二千吨、满载排水量超过四万吨的“白起”级。
从命名上看,“白起”级就不属于舰队航母。
事实上,当时“白起”级是中国海军规划的大型巡洋舰,或者用西方的标准来说为战列巡洋舰。按照中国海军的最初目的,“白起”级将主要用来加强舰队防空,并且在必要的时候参与制海作战。
显然,“白起”级更像是以防空为主要用途的快速战列舰。
只是,这种大型战舰从一开始就受到冯承乾的反对,即冯承乾认为没有必要建造这种昂贵的防空战舰,现有的防空巡洋舰就足够了。即便“南京”级的吨位偏小,导致甲板面积不足以部署更多的高射炮,也可以适当放大之后,建造一种标准排水量在二万吨左右、满载排水量在二万五千吨以内的大型巡洋舰。至于快速战列舰的作战价值,冯承乾压根就没有考虑过。
当然,战争时期,海军的造舰规划肯定与和平时期不一样。
即便冯承乾反对,也有很多人支持建造“白起”级,就连刘伯恩都认为很有必要建造这种战舰。
此外,军事委员会也批准了“白起”级的建造费用。
也就是说,海军实际上有资金用于建造“白起”级,只是过不了冯承乾那一关,所以一直处于设计阶段。
在决定建造“明成祖”级之后,冯承乾意识到,仅有六艘的“唐太宗”级根本不足以弥补海军实力上的欠缺,而且“秦始皇”级遭受的损失,更加加重了中国海军在舰队航母上的缺口。
别忘了,美国海军的“埃塞克斯”级规划建造数量超过了四十艘!
结果就是,冯承乾采用了移花接木的手段,在批准了“白起”级的建造计划后,将其改成了舰队航母,而不是大型巡洋舰。
有趣的是,这种“半路出家”的舰队航母,成为了中国海军的中流砥柱。
在大战期间,“白起”级的地位与“埃塞克斯”级非常相似,而且也是中国海军在大战期间建造数量最多的舰队航母。
到大战结束的时候,已有二十四艘“白起”级在海军中服役,还有九艘已经完工,在建的则有十八艘。最终,“白起”级建造了三十六艘,有十五艘在船台上被拆毁,在大战期间建成服役的多达三十三艘。
第一批三艘“白起”级在一九四三年初动工,在一九四四年中期就建成,并且赶上了一九四四年下半年的几场重要海战。
可以说,正是“白起”级及时建成服役,中国海军才没有在一九四四年下半年,也就是美军的“埃塞克斯”级陆续服役的时候失去优势,而且也正是“白起”级,让中国海军在舰队航母上继续保持着优势。
单纯从作战能力上讲,“白起”级绝对在“埃塞克斯”级之上。
事实上,如果从服役时间上看的话,“白起”级才是世界上第一种采用斜角飞行甲板的舰队航母。
不管怎么说,这场被称为“伦内尔岛海战”的战斗,对中国海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这场海战中,中国海军现有舰队航母的缺陷暴露得一览无余。
可以说,如果当时没有起降作业上的问题,这场海战的结果肯定会改写,中国海军至少能提前半年打赢西南太平洋战争。
当然,这些都不能假设。
回收作业一直持续到下午一点半左右,而且当时四艘舰队航母的飞行甲板上还有数十架舰载机。
也就是说,至少还需要一个小时、甚至一个半小时才能让攻击机群出发。
到一点半的时候,离顾祝同下达命令已经有两个小时了。
如果再等待一个小时让攻击机群出发,那么攻击机群到达第31舰队上空时,恐怕已经错过了干掉第31舰队的机会。
要知道,在这几个小时内,斯普鲁恩斯完全有可能获得增援。

最新小说: 裂石响惊弦 穿成朱标后满朝文武求我别死 红楼大贪官 人在洪武,朝九晚五 舍弟吕奉先 烽火晋察冀 赝品太监 抗日从东北军开始 家父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汉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