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流年 > 历史军事 > 帝国风云 > 第七十八章 斗智

第七十八章 斗智(1 / 2)

九月八日凌晨,〖日〗本海军本部又给山本五十六发了一封紧急电报。
这下,山本五十六头大了。
九月七日夜间,停泊在黄浦江里的〖中〗国海军登陆舰队离港,预计将前往那霸,然后参与〖中〗国海军在西太平洋上的作战行动。此外,跟随登陆舰队出发的,至少有一个陆战师与一个加强陆战旅。
虽然还没有更加确切的情报表明〖中〗国海军将攻打〖日〗本本土、或者是〖日〗本的外岛,但是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中〗国海军出动登陆舰队,而且动用了近两万名陆战队官兵,很有可能去攻打硫黄岛。
要知道,大战爆发后不久,〖中〗国海军的登陆舰队就进入了黄浦江。
此后的两个多月,〖中〗国海军征用了黄埔港附近的很多民房,并且在这里设置了陆战队的临时司令部,陆战队也在上海集结。最初的时候,〖日〗本方面认为〖中〗国海军会把陆战队派往琉球岛。只是到了七月底,这支部队依然在上海,而且还在不断的囤积作战物资,明显在为进攻做准备。要知道,如果是加强琉球岛的防御,就应该把物资送往琉球岛,而不是囤积在黄浦江的码头旁。
从这个时候开始,〖日〗本当局就断定〖中〗国海军在准备攻打硫黄岛。
当然,也有可能是别的岛屿,比如扼守着大隅海峡的大隅诸岛。
至于攻打〖日〗本本土,几乎不可能。一是〖中〗国陆战队的规模不大,总共也就只有两个师与两个旅,总兵力不到四万。其次是〖中〗国海军还没有夺取绝对制海权,没有发动大规模登陆作战的基础。三是〖中〗国的战争动员还没有完成,加上朝鲜战场开打,〖中〗国暂时没有能力开辟第二块地面战场。
可以说,能够用上这些陆战队的,也就只有〖日〗本的外岛。
相对而言,攻打硫黄岛的可能性大得多。
原因很简单,硫黄岛的战略价值远远超过了大隅诸岛。
虽然大隅诸岛扼守着大隅海峡,而大隅海峡是〖中〗国海军进入西太平洋的捷径,但是大隅海峡离〖日〗本本土太近了,在岸基战斗机的打击范围之内,而且〖中〗国海军完全可以从更加安全的宫古水道进入西太平洋。此外,大隅诸岛上有一支规模不算小的守军,还有大约二十万居民,占领大隅诸岛的难度明显超过了攻占硫黄岛,还存在在占领之后安置平民的问题,而这些都是〖中〗国海军得回避的麻烦。
问题是,〖中〗国海军会在击败联合舰队之前攻打硫黄岛吗?
要知道,两栖作战的基础是制海权,如果没有制海权不但无法在两栖战中取胜,甚至没有可能发起登陆作战。
对此,〖日〗本海军本部认为〖中〗国海军肯定会攻打硫黄岛。
原因有二:一是联合舰队的主力战队几乎全军覆没,战斗力跌到谷底,〖中〗国海军并没有明显的劣势;二是〖中〗国海军已经由守转攻,而且宣称要对〖日〗本实施战略封锁,也就得在西太平洋上获取一处前进基地,供舰队与潜艇停靠,而硫黄岛不但是最佳选择,也可以说是唯一选择。
有了这些理由,〖中〗国海军自然会攻打硫黄岛。
只是,山本五十六却有不同的见解。
在山本五十六看来,〖中〗国海军的当务之急不是攻占硫黄岛,而是夺取西太平洋的绝对制海权,也就是歼灭联合舰队。
道理也很简单,在歼灭联合舰队之前,就算〖中〗国海军攻占了硫黄岛,也守不住。
显然,山本五十六对“海权”有着更加直接的理解。决定海权的,绝对不是某座岛屿或者是某座海军基地,而是舰队。
由此,山本五十六相信,〖中〗国舰队出海是为了寻求决战,而晚一步出发的登陆舰队不过是在虚张声势。
可以说,山本五十六的判断非常准确。
让登陆舰队出海,正是冯承乾虚张声势的安排,当时别说〖中〗国海军,连陆战队都没有能力攻打硫黄岛。
虽然在大战爆发后,陆战队就进行动员,而且在和平时期,做为紧急反应部队的陆战队的战备级别就高于陆军,但是登陆作战不仅仅是让登陆舰队把陆战队送往战场,还涉及到后勤保障等各方面的因素。事实上,在和平时期,陆战队的主要任务是保卫像台湾这样的离土岛屿、以及琉球王国与朝鲜这样的附属国家。也就是说,和平时期,陆战队是一支海外防御性质的军队。问题是,在战争时期,陆战队却是一支典型的进攻型军队,其主要职责就是做为海军的地面部队攻城拔寨。
显然,这种角色的转变,需要足够多的时间。
更重要的是,需要后勤保障方面的全力支持。
比如,动用一个师与一个加强旅攻打硫黄岛,除了需要一支足够庞大的登陆舰队,还得为运送作战物资准备足够多的运输船只,而这些物资在和平时期是不会囤积在军港里的,需要在战时调集,也就需要足够多的时间。把上海选为陆战队的集结地,正是上海有航运的便利条件,还是华东地区的主要交通枢纽中心。此外,〖中〗国有一半的军事工业,特别是弹药工厂就分布在长江两岸,以重庆与武汉最为集中。也就是说,通过

最新小说: 杜林日记 谍战:我真的是王牌特工 帝国风云 赝品太监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父皇!儿臣摸鱼成性求放过! 红楼大贪官 大汉小吏 家父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汉 十国江山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