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流年 > 历史军事 > 帝国风云 > 第五十章 欧战风云

第五十章 欧战风云(2 / 2)

一方都得立即向德意志第二帝国发动攻击:如果其中一方主动攻击德意志第二帝国,另外一方至少得保持中立。
这份秘密同盟条约,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争的主要策动力。
问题是,法国与红俄都严重低估了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战争潜力。
虽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德意志第二帝国“马放南山、刀剑入库”在短短几年之内就裁减了三分之二的陆军,最终把陆军总兵力降低到了一百万以内,但是帝国的战争基础并没受到影响,反而有所增强。主要就是,在战后的二十多年里,帝国的兵工厂并没有闲置起来。比如,在支持〖中〗国进行统一战争的时候,帝国兵工厂就是主要供货商,为〖中〗国军队提供了大批武器弹药。
又比如,在西班牙内战期间,帝国兵工厂是佛朗哥将军最主要的支持者,当时西班牙军队百分之八十的武器装备全都来自像克虏伯这样的帝国企业。这些都使帝国的军事工业得到了很好的保护,甚至在一九三三年之后,有了较大发展,从而确保了帝国的战争实力。
更重要的是,帝国民众对战争的态度,并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
虽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六千多万帝国军民过了几年苦日子,最艰苦的时候甚至连粮食供应都不能保证,很多帝国家庭都不得不靠野菜维生,但是在大战之后,帝国是最主要的战胜国,获得了惊人的战争红利。别的不说,与英国分享印度,就为帝国带来了难以估量的好处,也使绝大多数帝国民众从中获益。到一九三七年,也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二十年的时候,帝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了。别的不说,柏林不但是欧洲的文化与艺术中心,也是整个世界的文化与艺术中心。富裕起来的帝国民众,在物质生活极大富裕之后开始追求精神上的享受。
正是如此,帝国民众对战争的热情度,显然不会太低。
这些因素综合到一起,帝国的战争潜力就不可估量了。
要知道,到一九三八年底,帝国的人口总量已经突破八千万,而且还有大量移民等待加入帝国国籍。同期,法国人口总量还不到五千五百万,英国只有六千万,红俄也刚刚…突破了一亿。
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法俄低估了帝国的战争潜力,才会公然挑衅。
毫无疑问,法俄的行为,将不可避免的引发新的欧洲战争。
问题是,法俄能够在下一场战争中掌握主动权,获得胜利吗?
欧洲局势动荡,更加彰显了〖中〗国的重要性。
说白了,在面对法俄挑战的时候,德意志第二帝国无暇他顾,根本不可能照顾到其他地区的利益,因此需要一个像〖中〗国这样的强国,帮助维护其全球利益,因此就得尽可能的增强〖中〗国的国力。
一九三九年七月,德皇威廉二世访华。
虽然冯承乾只是海军司令,但是他拥有德意志第二帝国亲王的头衔,因此娄他在北京接待到访的威廉二世。
第一天,冯承乾陪同威廉二世检阅了〖中〗国军队,即〖中〗国陆军。
只是,德皇的兴趣不在陆军上。众所周知,还是皇储的时候,威廉二世就对海军更有兴趣,不然也不会让腓特烈三世安排他去帝国海军部任职,更不会主动辞去陆军上校军衔,成为海军军官。
在北京逗留了三天,会见了刘伯恩总统与吴铁生大元帅后,威廉二世提出,想去看看〖中〗国海军舰队。
德皇有这样的要求,冯承乾等人自然不会拒绝。
别忘了,〖中〗国海军的家底都是德意志第二帝国赠送的,而且当时还是皇储的威廉二世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七月十一日,冯承乾陪同威廉二世登上了前往青鼻的专列。

最新小说: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舍弟吕奉先 抗日从东北军开始 红楼大贪官 烽火晋察冀 家父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汉 穿成朱标后满朝文武求我别死 赝品太监 裂石响惊弦 人在洪武,朝九晚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