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流年 > 历史军事 > 帝国风云 > 第二十四章 航母热潮

第二十四章 航母热潮(2 / 2)

进的航母。
最初的时候,冯承乾也很敢兴趣,因为这意味着,他可以用与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同样的价格,从德意志第二帝国的造船厂购买航母,从而大幅度降低造价。此外,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肯定会支付一笔设计费用。
只是,最后冯承乾没有与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合作。
原因很简单,到一九三四年,江南造船厂与北方造船厂已能建造两万吨级战舰。出于保护与促进本国造船工业,冯承乾最终把订单给了国内的造船厂,并且对“柏林”级航母的设计做了大范围修改。
当然,德意志第二帝国拿到的,只是“柏林”级航母的原始设计图纸。
也正是如此,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把这种航母命名为“柏林”级,从而与赠送给〖中〗国海军的“柏林”号巡洋舰呼应。
在吨位、舰长等方面“柏林”级与“约克城”级都较为相似。
只是,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也极为重视主力舰,而且所处的环境,对航母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
别的不说,北海就不大适合航母作战。
结果就是“柏林”级是第一种采用了封闭舰首的新建航母,而且配备了八门重巡洋舰级的二百毫米主炮。如果不是“华盛顿条约”限制了航母主炮口径,恐怕德意志第二帝国会为这艘航母配备二百八十毫米主炮。
此外,在装甲防护上“柏林”级也直接向重巡洋舰看齐。
由此,产生了一个严重的结果,即火炮、装甲挤占了大量排水量,使得“柏林”号只能搭载三十架舰载机。要知道,吨位相似的“约克城”级能搭载九十多架舰载机,即便是同样重视火力与防护的英国航母,也能搭载五十多架舰载机。由此可见“柏林”级在经过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修改之后,建成时的模样已经与冯承乾的初始设计大不一样,甚至偏离了冯承乾的初衷。
要知道,在主持设计航母的时候,冯承乾有一个十分明确的核心,即把航空作战能力放在首位,甚至为了提高航空作战能力,不为航母安装大口径舰炮,以及在必要的时候牺牲装甲防护。
德意志第二帝国开工建造大型舰队航母,英国皇家海军也大受刺激。
虽然英国是一战的战败国,但是在战后的柏林和会上,英国的海权得到承认,因此英国在战后的处境比法国等其他战败国好得多。别的不说,通过“华盛顿条约”英国获得了与美国、德意志第二帝国平等的地位。
只是,英国海军更加传统,更加保守。
虽然受“华盛顿条约”限制,以及战败造成的影响,英国在大战结束之后取消了多艘主力舰的建造工程,并且把其中两艘改造成了舰队航母,但是英国并没有立即新建航母,直到久贺岛海战之后,英国皇家海军才决定新建航母。
问题是,英国皇家海军建造航母,不是认识到了航母的重要性。
事实上,当时英国皇家海军有着更加清楚的目标性,而且知道在北海,航母的作用并不明显。
英国皇家海军决定新建航母,主要就是应对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的航母计划。
在英国皇家海军看来,如果不新建航母,就无法与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保持均势,也就会使国家安全受到威胁。
当然,受到影响的,绝不仅仅是〖日〗本、美国、德意志第二帝国与英国。
久贺岛海战之后,法国、意大利,甚至连刚刚迈入工业国家行列的布尔什维克俄国都出台了航母建造计划,有些还极为疯狂。比如,布尔什维克俄国就打算在十年之内,打造一支包括二十艘战列舰、十艘战列巡洋舰与十艘舰队航母的海军,从而获得与西方头等海军强国同等的地位。
一时之间,航母热潮刮遍全球。

最新小说: 裂石响惊弦 人在洪武,朝九晚五 穿成朱标后满朝文武求我别死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赝品太监 烽火晋察冀 红楼大贪官 抗日从东北军开始 家父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汉 舍弟吕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