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流年 > 历史军事 > 帝国风云 > 第一百四十六章 主动权易手

第一百四十六章 主动权易手(2 / 2)

亚等地区,以及在战后把法国南部地区划分给意大利。
两天后,帝国给了更加积极的答复。
在征得了奥匈帝国同意之后,帝国基本上接受了意大利开出的条件,并且承诺在战后由意大利掌管除亚得里亚海导克里特岛以东海域之外的整个地中海,并且把除苏伊士运河之外的所有英法在北非的殖民地划归意大利。
七月十五日,意大利与德意志第二帝固、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
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缔结了正式同盟条约。次日,意大利就以轴心国成员身份,正式向法国与英国宣战,并且开始了战争总动员。
这个时候,帝国的军事会议还没结束呢。
意大利以轴心国身份参战,无疑是一大好事。虽然没过多久,残酷的战争就证明意大利军队简直是一群乌合之众,与主要参战国的军队根本不在同一个层面上,但是意大利终究是一个拥有数千万人口、上百万军队的国家,而且是欧洲大陆上排得上号的强国,做出的贡献肯定不会比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少。
更重要的是,意大利参战,直接牵制了近百万法军。
现在,两线作战的不是德意志第二帝国,而是法国。
对于已经摇摇欲坠的法国来说,意大利参战,等同于压上去的最后一根稻草。
只是,在接下来的半年之内,意大利参战的意义主要体现在政治上,在军事上并没有做出多少贡献。
最初两个月,法国还非常重视意大利。为此,法军甚至把一段长约五十公里的战线娄给了英国远征军,抽调出百万兵力,用来加强南部防线。只是到了九月中旬,在与意军打了一次之后,法国就不那么看得起意大利了。到一九一六年底,法国部署在南部地区的兵力减少到了五十万。
当然,也不能完全否认意大利的军事贡献。
比如说,正是法军缩短了防线,增强了英国远征军的负担,所以德军才能在八月份发动的“弗兰德斯会战”中重创英国远征军,一举歼灭了六十多万英军,取得了开战后针对英国远征军的最大胜利。如果法国没有加强南部战线,就不会缩短防线,也就不会增加英国远征军的负担,而英军也就不会遭遇如此惨重的失败。
问题是,意大利的重要性,显然比不上美国。
八月初,鲁登道夫发动了“弗兰德斯会战”一口气投入了一百八十个师,在长达一百四十公里的战线上,对英国远征军发动了全面进攻。
十天之后,也就是八月中旬,英国远征军已经丢掉了三道防线,四个集团军被歼。
虽然德军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近四十个师被打残,但是战局对德军更为奔利,英国远征军即将退出比利时。
从战略上讲,如果英法丢掉了比利时,那么法国就没有任何希望了。
要知道,正是英国远征军守着弗兰德斯地区,使德军无法横向展开,也就无法对法军的侧翼构成威胁。虽然鲁登道夫已经拿下了凡尔登地区,对巴黎构成了威胁,但是法军依然能够集中兵力作战。对于德军来说,迅速击败法国的关键,不是在主要战场上取胜,而是对法国实现大包围。如此一来,弗兰德斯地区的战斗就显得极为关键了,因为只有拿下弗兰德斯地区,才能达到这个目的。
随着英国远征军战败,战略上的局面已经固定了下来。
到这一步,美国继续保持沉默,显然是不大可能的事情了。
根据战后披露的资料,到八月底,美国借给英法的战争贷款,已经是借给轴心国集团的三倍。更重要的是,英法的战争需求,支持了美国百分之六十的重工业产能,没有来自英法的军火订单,半数美国企业都将破产。要命的是,英国皇家海军在这两个月内的封锁,已经大大削弱了帝国与美国的经济联系。
到这一步,美国参战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

最新小说: 舍弟吕奉先 烽火晋察冀 抗日从东北军开始 赝品太监 红楼大贪官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家父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汉 穿成朱标后满朝文武求我别死 裂石响惊弦 人在洪武,朝九晚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