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诸王们(2 / 3)

上闪过一丝阴翳:“为何?”

“为何无论我如何讨好陈彼,陈彼都不给我一个正眼看,反而是刘恒一直躲着他,他倒是想要做这些事情了?”

刘如意说的有些咬牙切齿,他握紧了手中的东西脸上带着些许犹豫:“母亲,若是刘恒死了.....是不是就翻不起什么风浪了?”

对于刘如意的话,戚姬的脸上瞬间闪过些许害怕的神色,但转瞬间又开口说道:“若是能够做到的话,或许真的能迫使陈彼站在你的身旁。”

母子两人对视一眼,脑子里面浮现出来了许多的想法。

丝毫没有考虑到,若是刘恒死了,刘邦难道会善罢甘休么?

...........

未央宫中

吕雉坐在那里,听着身旁侍女的汇报声,脸上划过一抹趣味的神色:“那两个人竟然想要做那种事情?”

“当真是愚蠢极了。”

她有些不屑的说道:“果然是两个没有脑子的东西。”

对于刘邦最大的忌讳和底线,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比吕雉更加清楚了,毕竟是从微末的时候就陪在刘邦身边的人。

她叹了口气说道:“那我们便不必出手了。”

吕雉眯着眼睛:“等这两个人打起来,我和盈儿自然可以从中获利。”

“或许能让他们拼一个两败俱伤也说不定。”

............

赵姬宫中

淮南王和赵姬对视一眼,而后耸了耸肩,母子两个人都开口说道:“真没有想到啊,如意竟然那么疯狂,想要做那样子的事情。”

关于刘如意想要搞死刘恒的事情,只是短短的时间内就已经被传到了他们几个的耳朵中。

刘长和赵姬都觉着自己知道传播这个消息的是谁。

但其实他们都猜错了。

他们觉着是吕雉传播的这个消息,亦或者是其他的“竞争者”传递的消息,但其实并不是。

传播这个消息的、能够有能力以最快的速度知道这个消息的、能够在皇宫中安然的传播这个消息的,只有一个人。

那个人就是站在至高无上位置上的“皇帝”。

刘邦。

长乐宫

刘邦神色更加阴翳了,刚才和陈彼讨论完关于立储的事情,刘如意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了陈彼所说之话的正确性。

当“皇位”是可以竞争的、属于“优秀者”的时候,没有人能够克制住自己心中的欲望念头。

他们甚至会动“杀心”。

莫名的,刘邦心中对于立储的事情有了些偏移,他心中的天平正在慢慢的转换,或许直到哪一日转换到了一个节点,他就会做出正确的决定。

“希望他们不会让我真的失望吧。”

.............

长安城关于立储的风波自然也波及到了地方的诸王们,这些人虽然是刘邦的子嗣,但是他们同样都在观察着皇城中的风云.

若是长安城的那些人有机会,会不会.....

会不会他们也有机会?

虽然现在他们被赶到了封地归王,但若是日后有机会呢?

他们难道就不想要成为皇帝么?

至高无上的皇帝?

郡国制度的弊端,已经开始初步的显现了出来。

这是一个没有人可以解决的弊端,因为只要地方有王,他们永远都会想要割据一方。

这是人心所决定的。

诸王们的眼睛死死的盯着长安城。

而此时的长安城中,本应该处于动荡中心的陈彼以及他的四个学生却是十分平静的在上课、少师的这个身份一日没有确定下来,这四个殿下就来国子监一日。

这是属于刘邦的命令。

谁都无法反抗。

..........

承秦五年。

少师陈彼在长安城中掀起了承秦年间第一件、也是大汉开国以来第一件大案。

其中所涉及到的人数之多、人员之广、地位之高,简直是让未来的大汉都无法媲美。

长安城外的护城河中,不断的流淌着鲜血。

鲜血几乎将护城河给染成了鲜红的颜色。

人头落地。

但......

在这滚滚的杀意和人头中,一些人却看到了关键内容。

皇帝没有动那些真正的“涉及到的高层”,也就是那些勾结大臣的皇子们,甚至连一句话都没说,就这样让他过去了。

而且,对于这件事情,皇帝也没有过分的“追究”。

即:只是处理了表面上的那些人。

这让人们都松了口气。

承秦五年是血腥的一年,所有人都在沉默中度过。

..........

承秦六年。

刘恒坐在宫中,神色里充斥着些许的疲惫和无奈,他看着远处的方向,低声的叹了口气。

最近这些时日不知道为什么,刘如意总是喜欢若有似无得站在他的身边,拉拢他站在他的一个阵营,但刘恒能够感觉到刘如意那些“拉拢”的“谦和”之下,隐藏着的几乎无法隐藏的

最新小说: 胖子没有青春,重生有何意义 乡村修真小仙医 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吾乃孝悌仁义汉太子也 绝色女配又被关小黑屋了[快穿] 跟全网黑亲弟在综艺摆烂爆红 太子太子妃都失忆了 你好,神秘法医[福尔摩斯] 穿到北宋捞苏轼 落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