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流年 > 历史军事 > 大汉小吏 > 第170章 卫兄,这一拜,生死不改,天地日月壮我情怀!

第170章 卫兄,这一拜,生死不改,天地日月壮我情怀!(2 / 2)

天赋真是玄学啊,就像这卫青,不仅一眼就看到了这新式马具的妙用,还能立刻上手熟练使用操作,还不是天赋吗?

还有今日想为难自己的张汤,还未成年就知道如何升堂审案,更将爰书文告写得滴水不漏,这亦是常人难有的天赋。

在史书上留名之人,天赋、机遇、运气和性格都不能缺啊。

卫青纵马跑了几圈,这才意犹未尽地停了下来,笑得极灿烂地走到樊千秋身边。

此时,铺在地上的那块麻布上,还有四块掏空带眼的铁片,看着没有什么差别。

“樊社令,剩下的这些……也是马具?”卫青顾不得擦去鬓角的汗便开口问道。

“亦是马具?”樊千秋笑着答道。

“这又当如何使用?”卫青蹲下来拿起这四个铁块,放在手中掂量了几下问道。

“此物为马蹄铁,不是给人用的,而是给马用的,钉在马掌下,便可护住马掌。”樊千秋答道。

“此物也甚妙!马的腿脚最精贵,马掌最易受伤,钉上马蹄铁,就减少磨损了。”卫青果然是个个专业人士。

“卫将军,你看,这几样小物件,可还有几分实用之处?”樊千秋笑着再问道。

“樊社令过谦了,这何止是实用,简直是有大用,有了此物,汉军骑士的战力,可提高许多!”卫青赞叹道。

“那……就都送给卫将军了。”年岁小一些的樊千秋此时倒显得更加老成,非常平静地说道。

原本非常兴奋的卫青听到此处,立刻就明白了樊千秋的用意:他送的不是一套新式的马具,而是立功的机会!

“樊社令,这精巧实用的马具,由你亲自献给县官,定会得重赏,而我怎敢居功?”卫青连忙拒绝樊千秋道。

“卫将军,我亲手献上的也好,你代为献上的也罢,其实并无区别,来年旗开得胜,你我的夙愿便算得遂了。”

卫青听到之后有些动容,朝堂上自然有战合两派,其中多数人并不看重此事本身,而看中自己能否从中获利。

如樊千秋这样不计个人的得失,甘愿冒险让出记功机会的人,非常少见。卫青虽然年轻,却看得清其中差别。

卫青立刻整肃脸色,接着就往后退了两步,忽然就郑重其事地对樊千秋行了深深的揖礼。

樊千秋没想到卫青竟然还是性情中人,连忙就将卫青扶起来。

“将军行此大礼,我不敢领受!”樊千秋半真半假地惶恐道。

“樊社令有高义,理应受此拜。”卫青竟有些哽咽地感慨道。

樊千秋见到此情此景亦有些动容,但他很快就冷静了下来,他明白机会又来了,必须得抓住眼前的这机会!

“今日得见将军,我便觉得投缘,如若将军不嫌弃,我想与将军结为异姓兄弟,不知可否?”樊千秋问道。

“我今年虚岁二十二岁,不知樊社令几年贵庚?”卫青没有丝毫做作和虚假,非常干脆果断地爽朗笑问道。

“我今年虚岁十九了。”樊千秋亦不作假道笑道。

“我痴长几岁,那从今日起,愚兄便妄称一声贤弟了!”卫青爽朗地拍了拍樊千秋的肩膀,多了几分洒脱。

“大兄!日后得空,我便去拜见伯母!”樊千秋立刻收起了社令和游缴的那份派头,对着卫青回了一个礼。

“你的品性,阿母定然喜欢。”卫青再次笑着说道,有了结义的这层私交,卫青豪迈的一面立刻展露无遗。

“大兄!我还有一物要给你。”

“何物?”卫青有一些不解。

“是一导引术,名曰八段锦,老幼勤加练习,可以强身健体。”樊千秋故意在“老幼”二字上加重了读音。

最新小说: 裂石响惊弦 舍弟吕奉先 赝品太监 抗日从东北军开始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穿成朱标后满朝文武求我别死 红楼大贪官 烽火晋察冀 家父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汉 人在洪武,朝九晚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