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流年 > 历史军事 > 大汉小吏 > 第168章 冷读术,能搞定年轻的卫青吗?

第168章 冷读术,能搞定年轻的卫青吗?(1 / 2)

就在樊千秋思考要如何有分寸地婉拒卫青的“请求”时,后者却将这犹豫看作了一种不情愿。

“樊社令……莫不是有什么难言之隐,又或是我的要求强人所难了?”卫青有一些歉意问道。

“当然强人所难,让我教你卫青兵法,还不如让我死,我可不敢像校长那样,教你将斥候左移五步。”

当然,樊千秋未将这些话说出来,他只敢在心中暗暗地腹诽,他挠头想了想,最终有一个大致主意。

这办法归纳起来,那就是四个字“卫学为体,樊学为用”!

樊千秋这個沙场菜鸟确实不能教卫青“形而上”的兵法思想,但却可以提供一些“行而下”的器物。

雪中送炭的危险太大,那就只锦上添花了。

大汉的胜利让卫青来奠定,樊千秋尽量让胜利来得轻松一些,容易一些,量更大一些。

定下了这个核心思想,樊千秋就迅速理清了思绪:哪些事情可做,哪些事情绝不可做。

“卫将军啊,你是建章监,想必日后是要领兵作战征伐沙场的,而我终究只是一个私社社令而已……”

“争强斗狠我很在行,征收市租我也能办得清楚,可沙场之事,我从未经历过,亦不知从何说说起。”

“卫将军想向我这只会造棺材的市籍黔首出身的私社社令学兵法,岂非缘木求鱼,如赵括纸上谈兵?”

“卫将军乃是县官看重的战将,而县官又有识人之明,定然不会看走了眼,将军一定有领兵的大才。”

“而且,若我没有猜错的话,将军这几年来,定然在兵法上投入了许多,只是缺一个上战场的机会。”

“将军只需要将自己所领悟的兵法得当地运用出来,自然可旗开得胜,问兵法于我,倒是妄自菲薄。”

樊千秋言语中隐隐流露出了一些许责备劝阻之意,卫青先一愣,但是也立刻露出了似有领悟的表情。

他牵扯着手中的缰绳,视线在周遭来来往往的人群中徘徊片刻,而后神情平静,明白是自己孟浪了。

“樊社令,一语惊醒梦中人,倒是我有些孟浪了。”卫青轻叹,夕阳下,那清俊坚毅的脸上有忧色。

“世人都知将军少年得志,却未必知道将军内心之忧。”樊千秋看气氛到了,对卫青用起了冷读术。

“说我是少年得志,是夸赞,是艳羡,亦是讽刺。”卫青的笑中有一丝苦意,似乎还有许多话要说。

樊千秋知道卫青有此言并不是装腔作势,更不是得了便宜还卖乖的虚情假意,而是重压之下的心结。

毕竟,卫青现在这六百石的建章监不是自己博来的官职,而是靠着他的姐姐卫子夫换来的一个官位。

没有立功却能简在帝心的外戚,自然会遭到无数人非议,卫青也是个普通人,重压之下亦会有郁结。

可能正是这个想要证明自己的心结,让卫青有些“慌不择路”,才会时刻想要提高自己的兵法造诣。

因此,那日见到樊千秋以少胜多后,便一直想着要与樊千秋攀谈议论一番,幻想着找到一条好出路。

这便是在封建制度下,功名、君恩和抱负催生的压力对人的异化:能让任何一个人怀疑自己的能力。

更别说卫青碰到的还是刘彻这样一个胸怀大略的千古一帝,他是要把自己的臣下都当成柴火烧掉的。

在这份压力之下,所有肩负圣恩而又想做出一些功绩的人,都会将自己晒干,让自己烧得更快更旺。

才智俱佳的卫青,也不例外。

“将军是六百石,我是二百石,按成制,将军是我的上官,可我与将军一见如故,有些话想要妄谈。”

“樊社令,直言即可,良药苦口。”卫青此刻并不觉得樊千秋所言孟浪,与之交谈反而有些许放松。

“如今将军内心焦急,恐怕还是因为自己未能立功,担心别人暗中诽谤。”樊千秋非常平静地说道。

“樊社令能看到此事,当真是通透!”卫青赞叹道,对樊千秋又多了一丝信任。

卫青为人方正且温和,严于律己而又宽以待人,与麾下的士卒们更是同吃同住。

所以他自然也有愿意为之冲杀的亲信好友,比如,公孙敖就曾拼死从馆陶公主的死士手中救下卫青。

可卫青毕竟出身寒微,成年之前,他不过是平阳公主府一个不起眼的骑奴而已。

结交的好友要么同样是出身寒微的奴婢奴仆,要么便是不善言谈的军营的中下层将校士兵。

这些人对待卫青固然是真挚诚恳,但是也因为见识的短浅,不能看到卫青之忧。

今日,萍水相逢的樊千秋竟能说出卫青心中最紧要的忧虑,他当然觉得很相投。

“建功立业之事,卫将军不必担忧没有机会,我斗胆说一句,县官来年会发兵……”

“将军亦会获得率兵出征的机会,到时候只要能从心而动,定然可以立下大功!”樊千秋斩钉截铁道。

“樊社令……为何如此肯定,不久之前,丞相才否了县官出兵动议?”卫青有些激动又有些不解问道。

“将军不必多问,你就当我略懂相面之术,若将军明年真的旗开得胜,又或者

最新小说: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帝国风云 红楼大贪官 杜林日记 赝品太监 谍战:我真的是王牌特工 三国:投奔刘备,反手截胡糜夫人 父皇!儿臣摸鱼成性求放过! 大汉小吏 十国江山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