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流年 > 其他类型 > 逆流1978从生产队开始 > 第二百八十六章 国企改革

第二百八十六章 国企改革(1 / 2)

“你这个想法挺好,那我就看你能不能做起来,京城这边的买卖你准备交给谁?”

既然马亮都想好了,楚江河也没有理由反对。

京城这边的买卖他现在虽然有点看不上眼,但平白无故的丢了也怪可惜的,蚊子腿再小也是肉不是。

现在倒爷的称呼已经开始渐渐流传开来,“倒爷”是计划经济价格“双轨制”的产物,指20世纪70至80年代从事商品倒买倒卖的人。

在商品经济极不发达的时代,由于同时存在国家统配价和市场价,就给那些嗅觉灵敏或者拥有关系的人带来了利用价差牟利的机会。

挣大钱的都是搞批条的那伙人,跟他们相比,倒爷只是挣的辛苦钱。

现在信息不发达,商品流通也不发达,这就给了这些倒爷活动的空间。

到1980年,就有了“倒爷”这一毁誉参半的称呼,人们开始认识到他们的积极作用。

关于自己离开之前的安排,他要听听马亮的想法。

马亮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桉,展颜一笑:“哥,我看彪子这个人挺可靠,虽然跟我的时间不是那么长,但平时的表现我都看在眼里,这个人知恩图报,自从上次项天那回事儿之后,他对你可是心悦诚服,忠心这方面绝对没有问题。”

马亮说完,楚江河脑子里就浮现出彪子那五大三粗的模样来。

虽说他不太管事,但也暗中观察着众人的表现,彪子倒是一个合适的人选。

“可以,就让他试试吧,你看着安排。”

两个人谈完,楚江河就让马亮回去安排去了,顺便让他跟家里人说一下。

楚江河则去找了李金鸣一趟,去取了一下火车票。

为了自己媳妇方便,楚江河专门让李金鸣买了好几张卧铺票,相当于一个专属于他的包间。

李金鸣也没问他为什么要买卧铺,只是当着楚江河的面给他票时,好奇的问了他一嘴:“都快过年了,还往南方跑干什么?”

楚江河笑笑:“现在南方可是改革的桥头堡,你就不想去看看?”

李金鸣摇了摇头:“我最近在忙国企改革的事情,等有机会的吧。”

楚江河好奇的问了问,这才知道,国企改革已经将要迈出坚实的一步。

就在今年1月马上就要实施《关于国营工业企业利润留成试行办法,这对国企来说可是个好消息,说明他们有了一些很大的自主权。

以前国企的利润那可是全部都要上缴的,这次的试行办法出台,可以将利润的一部分留在企业,进行扩大再生产或者是福利和奖金的发放。

做事最关键的是什么?

钱啊。

有了钱,就能做一些平时不能做的事情,尤其是对李金鸣这种锐意进取的人来说,这可真是一个好消息。

楚江河道:“这是好事啊,提前恭喜一下李哥,马上你就能大展拳脚了。”

“你小子,想的太简单了一点。”李金鸣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兴,笑骂一句接着说道:“这次利润留成,留的只是利润增长部分,这部分四六开,40%留企业,60%交国家。关于利润留成的使用也有规定,用于发展生产方面的不得少于60%,用于职工福利和奖金方面的不得超过40%。”

“这就有点像是岭南那边的财政大包干,不过总算是好的吧,总比以前统收统支来的要自由一些。”

现在国民经济的大环境仍然是调整、整顿。

1979年岭南财政收入比1978年减少,预计以后年度难以完成上交定额。

上面在深入了解情况的基础上,本着实事求是、支持岭南发展的原则,优化了方案,确定岭南每年上缴10亿元。

只要上缴了固定的金额之后,剩下的资金岭南可以自由支配。

这个政策后来也普及开来,扩大了各级政府的自主权,调动了各级财政当家理财的积极性。

在统收统支的年代,各地不仅没有创收积极性,而且用钱方面也缺乏大局观,俗称“崽花爷钱不痛心”

实行大包干后,地方提高了开辟财源、增加收入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随着财政收入积累逐年提高,为改革开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各地也纷纷在这段时间进入了高速发展期。

不过这个政策也有明显的弊端,那就是地方保护主义抬头,这就是后话了。

“是啊,就是大包干。”

李金鸣虽然欣喜于自主权的扩大,不过也不是没有担忧。

自己管理的印刷厂底子薄,想要得到更大的自主权,那得有利润啊,可这利润的增长谈何容易啊。

“你说我该怎么做?”

想起眼前的楚江河就是学经济的,给自己出过不少主意,李金鸣就问起了楚江河的意见。

楚江河对于印刷行业不太熟悉,一时也没有太好的想法,不过想了想还是说道:“印刷行业我不懂,不过我觉得你们没有必要只着眼于印刷行业,眼光可以放开一点,可以尝试着去做一些其他相关的行业嘛。”

“哦?你有什么好的想法?”

“印刷你们做过,也可以尝试着做一些包装方面嘛,纸箱、烟盒、

最新小说: 五岁小萌宝:穿到古代当姑奶奶 不会真有人觉得我运气很好吧 星海最强暴力辅助 想与你星辰璀璨 我能回到过去怎么办 四合院:从认一大妈当干妈开始 万剑破 让你做游戏亏钱,结果你真亏? 全职高手之影子代打 病秧的我,从八部金刚功开始爆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