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流年 > 历史军事 > 十国江山风月 > 第224章 少壮派与元老派之争

第224章 少壮派与元老派之争(1 / 2)

换做史弘肇以前的脾气,李业、郭允明、后匡瓒早就被他鞭笞、杖责,甚至是打杀了。

不过,史弘肇顾虑到刘承佑的感受,也忌惮杨骁的报复,所以一直没有发作。

此番王殷站出来弹劾李业、郭允明、后匡瓒三人,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想必是受到了史弘肇的指使。

刘承佑暗道一声晦气,脸上的表情很是难看。

“官家,王将军所言极是。”

“李业、郭允明、后匡瓒三人,原本就不是行伍出身,不学无术,也无战功,只靠着谄媚侍主,才博取了如此高位,实在不能服众!”

“他们把军中搞得乌烟瘴气的,何以掌兵?”

“请官家圣裁,罢黜李业、郭允明、后匡瓒三人!”

诸如史弘肇、郭威、柴荣等军中的将领,都纷纷站了出来,力挺王殷的那一番话,表示附议。

值得一提的是,李业、郭允明、后匡瓒三人的级别有些低,所以未能参加这一次的朝会。

他们的顶头上司,殿前军都指挥使高怀德倒是在朝堂上。

但,面对如此形势,高怀德也不敢贸然发言。

他把目光放在了杨骁的身上。

只要杨骁说话,他就立刻声援,跟杨骁站在统一战线上。

至于杨邠、王章、苏禹珪等人,则是一副看好戏的模样,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想看看杨骁和刘承佑如何面对以史弘肇、郭威为首的武将集团的这一次悍然发难。

其实,杨骁对李业、郭允明、后匡瓒的所作所为,也很是不满。

他早就想把他这三个人踢出去,然后把自己的亲信全部安插到殿前军中,顺势设立殿前司了。

怎奈何,这一次杨骁若是退让了,势必会让郭威、史弘肇等人得寸进尺,然后殿前军彻底废了,至于进一步设立殿前司的事情,更是没有指望。

“杨骁,不知你对此有何看法?”

坐在龙椅上的刘承佑不得已,只能是把目光放到杨骁的身上,希望杨骁站出来把王殷、史弘肇等人的嚣张气焰怼下去。

而杨骁也并未让刘承佑失望。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杨骁缓缓的站起身,向刘承佑进言道:“官家,臣认为,凡事都有第一次。”

“李业、郭允明、后匡瓒三人,皆非行伍出身,骤然进入军旅,还被委以重任,定然一时间无法适应。”

“官家和诸公,何不给他们证明自己的机会?”

“人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呵呵!”

史弘肇禁不住的冷笑,嗤道:“杨令君,你说得轻巧。正所谓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李业、郭允明他们是什么德行,难道杨令君你一无所知?”

“如果他们再犯,又当何如?杨令君敢为他们担保吗?”

我给他们担保个屁!

看着给自己拆台的史弘肇,杨骁不动声色,心中却是不由得腹诽了一句。

他要是给李业、郭允明、后匡瓒担保,岂不是要被三人坑死?

李业、后匡瓒他们什么德行,杨骁岂能不知?

绝对是狗改不了吃屎!

没有那個金刚钻,偏偏还要揽这个瓷器活。

然而,这些心里话,杨骁可不能堂而皇之的说出来。

“史相公,不管怎么说,李业、郭允明、后匡瓒三人所犯的过错,都不足以使官家罢黜他们。如此,于理不合,也不符合朝廷的规制。”

杨骁的这一番话,没毛病。

李业、郭允明、后匡瓒好歹是禁军里边的中级将领,不能因为迟到,就被开除吧?

至于鞭笞士卒的事情,的确可恶,只不过后匡瓒并未给史弘肇抓到把柄,所以这罢黜之事,也是无从谈起的。

想到这里,史弘肇哼了一声,不满的道:“就算是这样。”

“李业、郭允明、后匡瓒三人,屡次点卯迟到,也是触犯了军纪,按照军规,要打三十或五十军棍!”

“之前的不算,自即日起,本相要住到军营里,盯着他们。若敢再犯,就休怪老夫不留情面了!”

杨骁作了一个“请”的手势,道:“史相自便。”

“……”

史弘肇深感无语。

见状,刘承佑暗暗的松了口气。

机会已经给了李业、郭允明、后匡瓒,倘若他们还是烂泥扶不上墙,刘承佑也是无计可施的。

连最基本的早睡早起,自律都办不到,还怎么带兵?

怎么治军?

“官家,臣有事启奏。”

杨骁再次站了出来。

“请讲。”

“臣前几日奉命巡视禁军,睹诸军未甚严整,请官家设殿前司,一概简阅,总领其统制、训练、轮班宿卫与戍守、迁补、赏罚之政令……”

杨骁在朝堂上,把自己要设立殿前司的想法说了出来。

现如今,殿前军已经正式成型了。

史弘肇在禁军中的势力,也遭到了一定程度的打压、削弱。

这个时候不趁机设立殿前司,更待何时?

然而,不出所料的是,杨骁的话音一落,就遭到了史弘肇、郭威、王殷等

最新小说: 杜林日记 大汉小吏 三国:投奔刘备,反手截胡糜夫人 帝国风云 十国江山风月 红楼大贪官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赝品太监 父皇!儿臣摸鱼成性求放过! 谍战:我真的是王牌特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