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流年 > 其他类型 > 包子西施奋斗史 > 第186章 赶制店铺招牌

第186章 赶制店铺招牌(1 / 2)

“肉签的话可以不要一次炸太多,炸好后再复炸一次,这样就能外皮又酥又脆,凉了也很香。”

大家都觉得店铺里放炉灶用蒸笼保温的方法可行。

下午,沈钰就又去买了几个和摆摊时用的一样的炉子,摆在店铺灶间前面,上面放好蒸锅和蒸笼。

炒好的菜用小碟子分装好,放在蒸笼里。

客人点哪种菜,就直接可以拿出来一份,保证端到桌边吃时,都是热乎乎的,而且还省了盛菜的工夫。

按着菜的份量,沈钰第二日一早收摊后,就去了瓷器店。

按照昨日试过的份量,准备买些小瓷碟回去。

此时的瓷器烧制已经很成熟,据说那些酒楼里用的都是银盘、琉璃碗、木托盘,瓷器是最低档的。

沈钰看着店主人递过来的各色小瓷碟,有的细腻如凝脂白玉,有的色青似雨后初晴,有圆形的,也有方形的。

沈钰表面还努力维持淡定,心里却像个乡巴佬似的不断惊呼:“这是天青色吗,在现代时,据说存世不足百件,可这里却像地摊货似的堆得到处都是,一个才只要十文钱!”

因为沈钰要的数量多,要求也不高,店掌柜很大方的领着沈钰去库房里挑选。

库房里不单有成堆的常见碗碟,还有些异型盘。

有可以十来个拼成一朵花形状的攒盒盘,每个小盘分开就是一个花瓣的形状。

有各种小动物的果盘,最吸引沈钰的是一对鹅儿盘,形状是一只引颈高歌的大白鹅,鹅背处是掏空的椭圆形,可以盛汤盛菜盛水果。

形形色色的瓷器,让一直有着餐具收集癖好的沈钰看得两眼放光,爱不释手。

虽然没什么用处,可还是管不住自己的手,仔细挑拣一番后,买了一对又白又胖的大白鹅果盘回去。

到了下午,沈钰订的各式菜蔬,鱼、肉、鸡、鸭,香料、竹签等都送到了。

万事俱备,只待明日开张了。

沈钰环视四周,想着应该没什么疏漏了。

上了两天学堂,学习热情高涨的玉诚从店铺正门进来后却一脸困惑地道:“大姐,咱家的店铺为啥不挂招牌?”

一众大人你看我,我看你,全都愣住了。

是呀,每日忙着店铺里准备的事,居然把店铺外面挂的招牌给忘记了。

李氏有点慌神:“这可麻烦了,明日就要开张了,现在天都要黑了,就是去定制也来不及了,这可如何是好。”

店铺原来的招牌早就让胡婆子搬家时给摘掉拿走了。

这条街上的招牌有的是木制匾额,上面写店名,有的是用桐油灯笼,灯笼上写店名,用竹竿长长的一串,挑在门口。

这两样都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做好的。

沈钰一时间也犯了难,在店铺里东看西瞧,看有什么能临时凑合一下,用来做招牌的物事。

看到窗户上新糊的桐油谷皮纸,她突然想到以前满大街常见的立式海报灯箱。

家里糊窗户的大张桐油谷皮纸还剩下几张,又厚实又大张。

用木条做一个框架,糊上桐油谷皮纸,写上招牌,不就成了吗。

沈钰赶紧让周大郎去找几根做灶房隔间时余下的木条。

木条找来后,沈钰和周大郎一起动手,把木条钉成一个长方形的木框,中间上下分别用短木条撑起来。

把做好的木框底部固定在一块厚实的木板上,把整张的桐油谷皮纸糊在木框上。

做好后,把木框立起来试了试,半人高的招牌在门口,十分醒目。

招牌固定弄好后,天都已经黑了,沈钰让周大郎先回家去,临走前沈钰和他约好了时间,明日起,就不用再寅时初就过来了,可以推迟半个时辰到寅时四刻再过来就可以了。

等到谷皮纸干得差不多,就能在上面写店招了。

沈钰看看墩墩和玉诚,笑着道:“墩墩写吧,就照着杨老伯写的那块招牌,改成沈记丰年食店,如何。”

墩墩连连点点,跃跃欲试,姜氏在旁笑嗔道:“这怎么能行,小孩子的字哪里能做招牌。”

沈钰笑着道:“这有什么不行的,账本都能帮我记得很好,一个招牌,几个字而已。”

姜氏怕墩墩写坏了,耽误了明日食店的开张。

玉桃和玉诚却已高高兴兴地去磨墨了。

李氏在旁笑道:“由着她们自己定就是,先用着,若不行的话,就改日再去定个招牌。”

姜氏见李氏也不阻止,只得一再嘱咐墩墩,先在纸上练习着写上几遍,有把握了再往招牌上写。

几人正说得热闹着,门口店铺里进来两个人,黑影里也看不清楚。

沈钰以为是客人看门开着就进来了,笑着迎上去道:“客人,食店还未开张,明日再来吧。”

旁边那人却“扑哧”笑了道:“恭喜沈姑娘,我们是来贺喜的。”

听声音,竟是七喜。

沈钰这才看清,来人是陆琅和七喜主仆两个,七喜手里抱着一盆结着一簇簇火红小豆子的花树。

姜氏和李氏赶紧迎上来行礼,陆琅笑着道:“七喜说明日你家食店就开张了,今晚无事,就过来看看,带了一盆富

最新小说: 1993我的华娱时代 牌主 帝尊总要我成神 横推武道:从预知机缘开始 CV大大请闭麦 我凭钞能力在惊悚世界当救世主 天涯八门 西游悍匪:贫僧只想当教父 灌篮之中锋荣光 矜冷佛子求贴贴,飒爽美人遭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