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流年 > 其他类型 > 包子西施奋斗史 > 第177章 从租住小院搬到了自家店铺

第177章 从租住小院搬到了自家店铺(1 / 2)

方砖有浅青灰色和深黑灰色,价钱和七喜说的差不多。

沈钰和李氏仔细挑选对比了一番,选了一尺见方的浅青灰色小青砖。

砖面光滑,也比较厚实,七文钱一块,铺满整间屋子大概要四百二十块左右。

沈钰和伙计定好了数量,让伙计把砖送过来,又和工匠商量好了工期,工匠师傅说大概用一两天能铺好,今日下午就开工。

沈钰又让周大郎去买了些灰粉,把四周的墙面重新粉刷。

墩墩和玉诚跟着周大郎打下手,做些扶梯子,递刷子之类的活计。

分好工后,沈钰就不再管店铺这边,就和姜氏她们回家去蒸制午间的包子和粥汤。

午间送餐时,也给店铺这边的周大郎他们送上一份。

等忙完了送餐的事情,沈钰几个就去收拾后边的院子和房子了。

别看店铺里很破旧邋遢,后面的院子和房子却都维护的很好。

虽然胡婆子临走时,连窗户纸都故意给撕烂了,但屋子里地砖整齐平整,四面墙壁也都是粉白到顶。

沈钰笑着道:“周大郎说过,这房子是去年才重新翻新修缮过,倒省了我们不少事情。”

李氏不由撇了撇嘴:“胡婆子对自己住的地方倒是挺上心的,要是店铺里也这样上心,生意也不至于做成那样。”

沈钰笑着道:“娘,不说这些了,你快来看看,这窗户糊什么纸比较好。”

李氏双手一摊,有些无奈地道:“哎,要是不撕破多好,又能省下不少银钱,还能糊什么纸,哪种价钱低些选哪种,以后手头宽裕了,再换好些的吧。”

虽是这样说,大家齐动手清理了窗户上撕破的窗纸,去采买糊窗的纸张时,在沈钰的坚持下,还是买了更贵价一些的桐油谷皮纸。

这种纸很厚,虽然很粗糙却很有韧性,而且两面都刷有一层桐油,就是下雨都不怕,防风又防水。

沈钰的理由是,已经入秋了,天气越来越冷,还是糊得厚实一些,冬天屋子里才更暖和。

李氏虽然觉得手上的银子不宽裕,但也怕孩子们冬天冻着。

想想要是窗户纸被打湿吹破进了风雪,孩子们万一生病了可不得了,还是买好些的窗户纸更安心。

又过了两日,院子也收拾利索了,店铺里也铺好了新的方砖,四面的墙壁重新粉刷过后,店铺里虽还没有摆上桌椅厨具,却显得焕然一新,亮堂敞亮,还显得大了不少。

这一日,八月三十,送完晌午的餐食后,沈钰一家搬家了。

刚来安平县时,从客栈搬到小院时,一辆小板车就装完了全部的行李。

等到从小院搬到店铺时,却足足来回搬了五六趟,才总算搬完了。

李氏擦了擦头上的汗,松了口气道:“可算是搬完了,还好离得不算远,要不,真的要请人来搬了。”

搬完了这边,大家又帮着周大郎把家搬到小院里。

把房子换成周大郎租住的事情,是李氏过去说的。

李氏去刘嫂家之前,沈钰就再三的嘱咐过李氏,让她不要显摆自家买了铺子的事。

而是要着重说出,买铺子的银钱都是借的这件事。

买了店铺后,以后就要住在这条街上,更要和各位娘子们相处和睦。

李氏知道这其中的利害,再三保证绝不说出得意炫耀的话,沈钰才让她过去说。

李氏回来后很是发了一通感慨:“我初时还担心娘子们会因为我买了铺子疏远我,说出不好听的来。”

“没想到她们都真心实意的向我道贺,知道我是借了银钱才买下铺子,还问我修缮的银钱够不够,不够的话众人给凑一些呢。”

“她们还夸赞都是你的厨艺好,心地好,才能有机缘买下店铺,不用再拉着板车摆摊了。”

“说我有福气,会教养女儿呢。”

李氏顿了顿,接着道:“这要是在村子里,那些人可没有这么好心,见你过得好些了,别说真心道贺了,就是当着你的面,都敢编排出,你家银钱不是正道上来的,早晚得再走背运的话。”

李氏最后总结道:“还是县城里的娘子见多识广,心地也好,可比在村子里好多了。”

沈钰暗自庆幸,还好当时自己坚持要快些离开村子,否则在那里住下去,不会会有什么后果。

搬过去之后,一家人商量着分配了新的房间。

店铺后院住家的房子和一般居民的住房有些不一样,三间正房是单独每间都各自有门,并不相通。

房子多了一间,不用再四个人挤在一间屋子里。

李氏和姜氏选了靠近后院院门西首的房间。

她们的理由是,年纪大了睡觉警醒,门口有什么动静都听得到。

墩墩和玉诚两个小家伙一通商量,抢先选了靠近东边院墙的那间。

玉诚拍着胸脯说自己是男子汉,当然要保护姐姐们。

中间这间房留给沈钰和玉桃两个姑娘。

沈钰心中感动,不管怎样,有家人真心为自己着想,想保护自己,安全感十足。

旁边的厢房里请了工匠重新盘了锅灶。

为了能够让热能最大化,沈钰又是

最新小说: 横推武道:从预知机缘开始 1993我的华娱时代 CV大大请闭麦 帝尊总要我成神 灌篮之中锋荣光 牌主 矜冷佛子求贴贴,飒爽美人遭不住 天涯八门 我凭钞能力在惊悚世界当救世主 西游悍匪:贫僧只想当教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