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流年 > 其他类型 > 包子西施奋斗史 > 第66章 包子西施的名头

第66章 包子西施的名头(1 / 1)

李氏听了沈钰的一番话,先是不说话,默默想了一会,似想明白了什么,用力拍了下桌子,反把三个孩子都给吓了一跳。

李氏把鬓边散落的碎发抿到耳后,有些显摆地道:“嗐,玉枝说的对,书上讲的我不懂,戏文里唱的我却是懂得,那戏里大户人家的小姐,哪个不是知书达礼,识文断字的?”

看三个孩子听得认真,又得意地道:“所以人家才是大户人家的小姐,过的是吃穿不愁的好日子,她若不识得字,嫁到婆家,婆家也看不起她,笑话她。”

想到沈清远,李氏有些怨气地说:“你爹爹,那是怕女子读书,耽误了做家事,怕你们姐妹识了字、读了书,就不愿意跟着去下地种田,上灶煮饭了。“

沈钰没想到李氏能说出这样一番话来,其实她这样想也没错,大户人家的女孩子,不用自己动手操心吃穿,才能有空闲去读书识字,。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不先解决温饱问题,实在谈不上顾及其它的。

沈钰笑着点头赞道:“娘,你可比爹开明多了,我想着到时看看有没有女子能上的学堂,若有的话,让玉桃也去学堂。”

玉桃听了,吓了一大跳,红着脸双手摇摆结结巴巴地道:“玉诚去就行了,我还是在家里,跟着娘和姐姐做好包子吧。”

沈钰今日只是因为记录账目有感而发,初步想想。

现在包子摊才刚做起来,银钱进账不多,并没有富余的财力让玉桃、玉诚立刻能去学堂读书。

于是笑笑拍了拍玉桃的手,安抚道:“咱们刚开始摆这包子摊,银钱还赚得不多,等咱们生意顺了,到时候再说。你现在是没有用得着认字写字的地方,等以后用着了,说不定你还抢着要去上学堂呢。”

李氏听了也冷静下来,心里也明白,现在还没有能力谈这个,就把找学堂读书的事先抛在一边。

转头想到沈钰提到明日要送包子给得各家铺子,又有些心疼起来,有些肉痛地抱怨道:“玉枝啊,让商铺都订咱家包子是好事,可是你那手也太敞了些。”

沈钰正满心想着找学堂读书的事,突然被李氏这样一说,一时没明白她指的是什么,不解地问:“娘,您是指什么事呀。”

李氏就掰着手指边算边说:“你去各商铺问定餐就问定餐,你干嘛一家送六个包子呢,看着六个包子不多,可一家送六个,十几家下来,也有六七十个了,每种馅各两个,肉包两个十八文,菜包豆沙包四个二十四文,加起来,加起来……”

李氏一时算不出,索性道:“我这一时也算不清了,怎么得也得有个六七百文了,这可不是小数目。”

沈钰知道她是心疼银钱,觉得白白送出去不划算,赶紧解释给她听:“娘,您想想,这附近的商铺这么多,毕竟不是每家商铺里的人都来买过咱家包子的,那些没买过的,你让他们直接订餐,这不知道味道如何,肯定就有那不愿定的。”

看李氏脸色好了些,又接着给李氏算起细账来:“送几个包子让他们先尝一尝,吃着味道好,自然愿意定了,虽不能每日定吧,这一月之中定上十几日,长久下来,这不比偶尔来咱家买一次要赚得多吗?所以,送上几个包子看着费了些银钱,但能做成一笔长久的订单,还是很划算的。”

李氏听的半懂不懂,但总算明白送包子不是白送的,是为了让更多的商铺长久订餐,赚得会更多,就不言语了。

沈钰是个行动派,准备好记账的事情,就另拿一张毛边纸裁了,拿出一张来,端端正正的一笔一划,写下从壹到拾的十个繁体大字,教着玉桃和玉诚认了一遍,就让他们先学会认识这十个字,要是能学会写,就更好了。

到晚上准备面团和馅料时,沈钰估算着份量,多准备出了明日用来各家商铺品尝的用量,准备明日收摊后,就挨家店铺送过去。

第二日出摊生意更好了几分,约莫是这几日食客间,口口相传,这集市摊位里的人,也大多都知道了,集市门口多了个卖包子的食摊,

不少来买包子的都是新客人。

排队买包子时客人闲着无聊,四处张望,看到那摆在摊位前面,价牌上的沈记丰年包子,客人们才知道这包子摊也是个有名号的,那卖包子的年轻姑娘,姓沈。

客人买的包子一多,李氏就紧张,越紧张越算不准账目,有时候客人都替她算好了要收多少钱,她还在那里犹自算个不休,唯恐少收了银钱。

她又爱斤斤计较,买再多,也是一个包子都不肯多给的。

若是沈钰在面案上包制包子,李氏独自售卖,几位客人招待下来,后面排队等候的客人就不耐烦起来,嚷嚷着让沈大姑娘过来售卖,他们才肯买。

几次下来,李氏就让沈钰以售卖包子、接待客人为主。

她和玉桃包制包子,虽然慢些,包出的包子样子不如沈钰包的又快又好,倒也比初时要好看许多,也不耽误蒸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小说: 灌篮之中锋荣光 牌主 我凭钞能力在惊悚世界当救世主 CV大大请闭麦 西游悍匪:贫僧只想当教父 矜冷佛子求贴贴,飒爽美人遭不住 横推武道:从预知机缘开始 天涯八门 1993我的华娱时代 帝尊总要我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