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流年 > 其他类型 > 古代炮灰女的养老计划 > 第357章 听劝的陈大人

第357章 听劝的陈大人(1 / 2)

这场庆祝宴,苏荷没有上台,姥爷王大明上来总结了几句最近发生的大事,三家添丁,木头考上童生试,然后鼓励大家继续努力。

说完王大明干脆的宣布开吃。

厨房一下子热闹起来,苏荷挨着柳娘坐,跟她讲自己的发现。

“这天,越来越不对了,好在没影响这次的秋收,咱们到底还是回收了五成的粮食。至少交税是够了。”

“是啊,这水稻产量太少了,还好咱们有红薯。”

柳娘珍惜的吃着碗里的白米饭,这可是新米,也就荷花这么舍得。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今年的税粮,这次县衙少收了些,每亩地收一百斤的新粮。

听着好像不多,但是每亩地的粮食也就两百多斤,再算上给佃户的粮食,每亩地只能剩下六十来斤。

像柳娘,总共就买了五亩地种粮食,原本是要柳白种,后面还是找佃户帮忙,这次就剩了三百三十斤的粮食。

这就够柳娘紧巴巴吃上半年。

“好在我们家家户户都有存粮,够坚持到明年夏收了。对了大人不是说会给我们送陈粮?荷花,你知道什么时候送吗?”

马氏几人饭也不吃了,支着耳朵听苏荷讲。

“我估摸着,要等新粮都收齐了,大人才会分陈粮,边关村那些人也在等着分陈粮呢,我们离得这么近,肯定是一起了。”

这次县衙过来收红薯,不再是给银子。

苏荷作为代表,跟县衙要了5万斤的陈粮。按照一比一兑换。

除此之外,荷庄的土豆跟花生,还有西瓜也收获了。

西瓜,正式在茶摊开始售卖。

土豆,全被苏荷收集起来,晒干表面的水分,放进准备好的细沙里面,等到来年春耕之时,再分给王家人一起种。

花生留足明年春耕需要的种子之后,剩下的全被赵老头晒干,装进陶罐密封起来,为了能保存的久一些,苏荷还加了点干辣椒。

这就是王家最后的底牌了。

目前为止,除了当初开会的人,也就是帮忙处理的赵老头一家知道一点,他们签了卖身契,这粮食也有他们的份,苏荷相信他们不会轻易告诉别人。

“外面再难,我这心都踏实的很,咱们田园村可是准备充足。”

王金贵有些得意,他们村子除了吃十分饱,只有吃撑的选项了。

“舅舅,咱们日后也低调些,周围的几个村子,可没有我们幸运。万一有人眼红,咱们村子这两百人也抵不过。”

“这倒是,可是咱们也低调不起来,荷花,你忘了咱们还有养鸡场,兔子也买了十对,腊肉做了一堆,以后肉也不愁,这附近村子,谁不晓得。”

苏荷也知道,所以她才在荷庄留了后手。

“明年咱们要教边关村的村民种红薯,舅舅,跟大家说说,都要认真教,边关村以后才能向着我们。”

王金贵爽快的答应了。

“没问题,我还是安排王老五领头,他跟边关村熟的很。”

“再叫上王老六,他们兄弟两配合的好。”

“干脆让他们出十个人跟我们学吧,学会了让他们回去教自己村的。”

大家七嘴八舌的提建议,这个晚饭,吃得很是热闹。

第二天,苏荷睡饱了,吃好中饭,带着柳白柳娘还有木头回城了。

回城第二天她就去了衙门报到。

这会正好碰上葛知县跟师爷等人开会,看见苏荷来了,葛知县亲切的招呼。

“荷花,你身子养好了?我们正开会讨论收粮的事呢,你也过来听听。”

苏荷笑着跟大家行礼,然后自己搬个凳子坐在最后,默默的听。

“大人,明天的粮食再收上来,粮仓就不够用了。”

葛知县想了想,把陈米做了安排。

“一半送去边关村,田园村也有五万斤。这些送去,空出来的位置继续装新粮,等装满了,就把陈粮按照三文一斤,卖给百姓,一户可买5斤。只卖给最穷的。”

“是。”

“年前不是还有个守则考试,奖品之一就是陈米,第一名300斤。第二名到第五名200斤,第六名到第十名,100斤。”

“这倒是好,大人,除了米,再送些猪油吧。保证大家都用功看书。”

师爷笑呵呵的说道,有这两个,根本不必担心有人考差。

“行,第一名猪板油三斤。第二名到第十名一斤。”

赵通判有些迟疑,“老大,陈大人会不会不愿意,这些都要花银子。成本比较高。”

葛知县笑呵呵的说道,“没事,就是阿实提出来用陈米做奖励的,我再加个猪板油,他也没意见,今年大家都能过个肥年。”

葛知县的话让在场的人都喜气洋洋,这下所有人都开始期待过年的礼品了。

苏荷也跟着开心,没想到陈大人这么听劝。

“老大,年前什么时候考守则?我去通知大家。”

“这个要问荷花了。”

嗯,问陈大,问我?

苏荷有些懵逼,看着大家望着自己笑,她脑子一下子宕机了,完了,这脑子好久不用,生锈了。

最新小说: 不会真有人觉得我运气很好吧 我能回到过去怎么办 全职高手之影子代打 万剑破 四合院:从认一大妈当干妈开始 病秧的我,从八部金刚功开始爆肝 五岁小萌宝:穿到古代当姑奶奶 星海最强暴力辅助 想与你星辰璀璨 让你做游戏亏钱,结果你真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