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流年 > 其他类型 > 重生八零,苏医生她在年代爆火了 > 第22章 小姑娘玩过家家呢吧

第22章 小姑娘玩过家家呢吧(1 / 2)

孙女人是机敏、敢下决断,可惜年纪小,经事儿也少……

就怕她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眼前这个结果,只是斩了草而已,根儿还没能除掉呢……

不安的苏奶奶看着忙活一天饿坏了的孙女,话都到了嘴边,却没再多说什么。

苏小漓端着粥吸溜了一圈,两只眼睛闪了闪,“奶奶,我想到农贸市场里头租个摊位。”

“是打算在市场里头卖花生?”苏奶奶敛回心思,仔细琢磨了下苏小漓的话。

苏小漓点点头,“还有十来天我就开学了,开学就是高三,每天晚上摆摊的话复习的时间就少了。

不如我们在市场上弄个摊位,也能避免风吹雨淋。”

苏奶奶顺着孙女的思路想下去。

“我看行,就是我中午在食堂里忙活过不去,反而错过了生意最好的时候。”

有个摊位当然是不错的,就是时间上有点错不开。

“那咱们就雇个人。”

苏小漓知道苏奶奶心疼自己,又舍不得每个月的固定收入,更不好驳了当初李正德安排她帮厨的一番好意。

“雇个人?能行吗?”

苏奶奶有点想不通,生意还没开张呢,咋就在往外花钱呢。

苏小漓浅浅一笑,没再多说什么。

人选她心里有盘算了,不过还得问问当事人才行。

第二天吃完早饭,顾非寒还没起床,看来是完全把这里当自己家了,自在的很。

苏小漓没管他,直接步行往县城中心走去。

不管活几辈子,她永远会选择通过行动让自己保持最佳状态。

用行动缓解当下的焦虑,也用努力赢得最后的结果。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想要收获自然而然的松弛,总得先谋起来啊。

她记得县里有两个大一点的农贸市场,既然要好好干,总得先对比一下哪里更合适。

她一路走走停停,拿出当年在实验室搞科研的劲头,边观察边记录。

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事业单位、小饭店、供销社……哪里人多,哪里的人更容易消费这些零食……

不得不承认,灵正县不仅仅是经济财政上穷,就连做小买卖的人也大多有些放不开。

好多摊位仅仅是把货物摆在那里,被人问了就答一句,很少有主动招揽的。

整整一个上午的时间,她把县城中心的两家市场从头到尾逛了个遍。

不仅在里头摊位上和摊主、顾客们到处打听,又把两家市场的周边的人员流动、居民条件、配套设施都对比了一遍。

最终选了一家相对合适的。

已经是上午十点多了,这家市场还是人来人往的。

她走进管理室,里头的管理人员是位30来岁的大哥,正翘着二郎腿抽着烟跟人侃大山呢。

苏小漓客气地向他说明来意,刚说了两句大哥就牛气哄哄地挥挥手。

“走走走!没地儿、也没空,没看见这儿正忙着吗?”

官职不大,官架子倒不小。

苏小漓眼神冷了一下。

出门做生意求和求财,没必要和这种人硬杠,也没必要一味讨好,看来只能去另一家市场试试运气了。

她走进另一家本不太看好的市场,管理室门口门上挂着一把“铁将军”,里头黑着灯。

奇怪?

不是上班时间吗?

怎么锁门了呢。

她跑到市场对面一家卖腌肉面的铺子里,叫了一小碗面,顺便和卖面的大婶攀谈起来。

苏小漓嘴甜又会说话,大婶也闲来无事,手里擀着面,嘴上和她聊了起来。

她这才明白冷清的原由,这个市场是县城最老的一家。

灵正县巴掌大的地方,开着两家农贸市场,相隔大概三、四里地。

新开的市场摊位充裕,更干净更亮堂,人都被吸引了过去,这家老市场生意就不大行了。

最近不知道哪里来的风声,政府觉得没必要开两家,说是要关停这处。

“小丫头,下次你再来,不知道还能不能吃上这碗腌肉面喽。”

大婶姓陈,陈大婶把热气腾腾的一碗腌肉面端给苏小漓。

腌肉面是灵正县独有的地方名吃,山区的腌肉风味独特,香而不腻。

再加上土豆、豆角、以及红薯粉条炖制的卤子,面条是传统地道的手擀面,现吃现擀,韧性十足,劲道滑润。

差点漫出碗沿的一大碗,香味扑鼻,苏小漓不争气地流下了口水。

她顾不上想太多,端起腌肉面来美美开吃,“陈大婶,这面这么香,我肯定还能再吃上。”

苏小漓说的是真心话。

这腌肉面那叫一个绝,让人吃了一碗还想一碗。

她在陈大婶店里一直聊到2点多钟,才看到一个大叔慢慢腾腾地打开管理室的门。

她一溜烟地跑过去,露出招牌微笑。

大叔听了她的来意,以为她在开玩笑。

“哪家的小丫头,快回去吧。”

“大叔,我是和您说正经的呢。”苏小漓也不恼,随手递上一盒“太屋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

最新小说: 穿书后因没手机郁郁而终 全网黑的我退圈当娱记后爆红了 我的特级咒灵丈夫 全能大粉,日赚百万 白月光驾到[娱乐圈] 沙漠神女模拟器 永生游戏[无限] 澳寻芳踪 年代文作精竟是我自己 我,人品低劣的万人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