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流年 > 都市言情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六百二十一章 赵煦:尔等竟敢孩视于朕?

第六百二十一章 赵煦:尔等竟敢孩视于朕?(2 / 4)

追猛打,毕竟林希虽然是新党,可他弟弟林旦却是公认的旧党才俊,还是中书舍人,给文太师家的甘泉县君写谢表的就是他了。
这可不好撕破脸皮,真的结下不死不休的仇怨。
只是,林希一跑,等于把张璪给卖了。
丁卯(十二),陆长愈扛不住,自请罢馆阁之试。
张璪也扛不住了,宣布闭门谢客。
乌鸦们乘胜追击,鞭笞不断。
开始把张璪和林希按上奸党、朋党的帽子。
还把张璪之所以给林希开后门的原因,解释成是因为林希的弟弟林旦是中书舍人,在御前能说上话,而张璪‘奸臣图谋相位,欲阿附旦’——搞得好像,张璪堂堂执政,需要巴结林旦一样。
当然这些只是一笔带过的事情。
乌鸦们真正渲染的事情,还是张璪攀附王珪,多次在王珪面前谄媚而行的种种往事。
这就是恨不得张璪去死啊——谁不知道,太皇太后对王珪‘深恨之’、‘尝欲诛珪’、以至于宫中曾传出‘珪当初不死,必获罪焉’的传说。
所以,朝臣谁和王珪扯上关系,被证明是王珪一党,就肯定会被太皇太后记恨!
张璪闻讯,吓得魂不附体,立刻开始写请郡劄子。
御史台大获全胜!
乌鸦们得意洋洋,好不高兴!
扳倒一位执政,所有人的KPI都超额完成,升官出名就在眼前。
赵煦却没怎么关注这些事情。
这也没什么好关注的。
张璪这个家伙,和他又不熟,两辈子都没什么感情。
所以不值得他浪费精力去救。
再说了,张璪去职,都堂就多一个坑。
刚好可以用来奖赏这次大战的有功之人。
此外,赵煦最近也很忙!
也确实抽不出精力,关心朝堂上这些尔虞我诈的政治斗争。
前线的战争,本就牵扯着他大量精力。
在九月丁卯(十二),第一批从熙河路起运的棉铃,送进了汴京城后,又进一步让他忙碌起来。
从棉铃进京开始,赵煦就开始频繁出宫,视察专一制造军器局、绫锦院等官营机构、作坊。
此时,赵煦就在石得一、刘惟简、粱惟简等大貂铛的陪同下,在燕援等人护卫下,在绫锦院内,视察着绫锦院的工作。
没办法!
绫锦院是大宋纺织技术的天花板。
也是目前整个世界,最发达的纺织工坊。
其历史无比悠久,乃是太祖灭蜀所得的蜀地织工,将之迁入汴京后建立起来的。
早在开宝年间,汴京绫锦院就已享誉天下。
但,和其他皇室机构不同。
绫锦院中,并无织机,也看不到织工。
有的只是官员和胥吏而已。
这就让很多陪同赵煦来此的人,啧啧称奇了,看向那位负责绫锦院的内臣的眼神,更是带着凶光。
这就吓得对方瑟瑟发抖,赶忙解释起来:“大家,绫锦院之制,祖宗以来就有别于他司……”这位管勾绫锦院的内臣,只有三十多岁,他还是第一次遇到这么高规格的视察团队,说话都有些哆嗦。
他低着头,在赵煦面前,微微颤颤的介绍着绫锦院的体制。
看得出来,他很害怕。
所以,他很小心的解释着:“太祖开宝四年,因绫锦院弊病丛生,克扣、贪墨、凌辱之事频发,时监官梁周翰奉旨相度(巡查、检查)绫锦院,然后回禀太祖皇帝,请得太祖恩典,罢绫锦院户头之制,特旨恩准绫锦院织工‘自管其机,各与女工请受’……”
“从此绫锦院不置织机无有织工,绫锦院只管发给材料,由织工分给女工,织造之后,绫锦院只管检核、对账、入库等事……”
简单的来说,就是在太祖时,从蜀地带回汴京的那些织工们,因为绫锦院里的户头们压迫、剥削太狠。
所以,他们开始罢工、上访。
而在那个时候,汴京城的登闻鼓院是允许百姓去敲鼓鸣冤的。
传说当时,汴京城的百姓就算丢了头猪,也会找官府,让官府帮忙找回来。
所以这个事情传到了太祖耳中,太祖皇帝在知道这个事情后,派了一个叫梁周翰的官员过来彻查。
梁周翰查完后,回禀太祖,证明户头们确实盘剥、克扣、贪墨织工的钱。
同时他查出来,因为这些家伙的缘故,所以绫锦院里的丝绢质量也在下降。
太祖顿时大怒,从此罢户头之制,对绫锦院进行了改革。
他采纳梁周翰的建议,罢户头后,不再设置户头,充当监工,而是让绫锦院的织工们直接承担生产任务。
由绫锦院提供原料给与织工,织工们在拿到原料后,自己回家自行生产。
而绫锦院则按照织工们上缴的绢布绫罗的数量、质量,给付酬劳,并计算这些织工的资序——是的,在理论上来说,绫锦院的织工属于厢军,是体制内的一部分,所以他们也可以磨勘升级,走伎术官路线。
很先进吧?
这就是现代的很多纺织工厂里很盛行的计件工资制!
当然,受限于时代和

最新小说: 跟全网黑亲弟在综艺摆烂爆红 穿到北宋捞苏轼 吾乃孝悌仁义汉太子也 太子太子妃都失忆了 乡村修真小仙医 落疤 你好,神秘法医[福尔摩斯] 胖子没有青春,重生有何意义 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绝色女配又被关小黑屋了[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