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流年 > 都市言情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四百六十五章 转移视线

第四百六十五章 转移视线(2 / 2)

磨勘改官的年限,也从五年降到了三年。
这让柳正卿充满了干劲!
三年辛苦,换一个官身,很划算!
童贯打发走柳正卿,便靠着椅子,嘴巴慢慢翘起来。
嘴唇上沾着的假胡子,慢慢的抖动着。
心中的念头,随着他的身体的摇晃,慢慢的摇曳起来。
“章相公的事情,也不知官家是个什么主意?”童贯想着。
这些天,汴京城内物议纷纷。
士林舆论,更是对章惇口诛笔伐。
以童贯所知,有好多人都在背后推波助澜。
甚至包括好几个新党的重臣!
但汴京新报,却保持着沉默,在这个事情上一言不发。
这就让汴京义报大出风头了。
这几日来,汴京义报对章惇,天天口诛笔伐。
就差将之打成当代的少正卯,必须要诛一诛,才能谢天下了。
这就让童贯很难受了。
热点蹭不到,浑身都痒痒。
他低下头,将自己案上,那几篇写好的评论文章,拿在手上看起来。
这些以胡飞盘为名的文章,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探讨了章惇在交趾的行为。
有和汴京义报一样,对章惇穷追猛打,将之斥为刽子手、屠夫的。
也有站在章惇立场,大肆洗白,将那些被杀的交趾士人,统统打成乱臣贼子,好像不杀这些人,大宋天下就要祸患无穷了。
自然也有站在中立立场,假装拉偏架,实则悄咪咪塞私货的。
可这些文章,每一篇他都不敢发。
童贯很清楚的。
他就是官家的喉舌。
一般的事情上,他或许还能自行其是。
哪怕写错了,惹了宫中发火,第二天换个角度,换个立场,再洗一次就行了。
没什么大不了的。
他是内臣,内臣不需要脸皮。
但在这种事情,官家不表态,他是绝不能表态的。
否则,有死无生!
“胡总编……”童贯正想着,门口出现了一个穿着窄袖紫袍公服的内臣。
童贯抬头一看,立刻跳起来,来到来人面前,低头拜道:“童贯见过冯邸候!”
来人正是官家身边的贴己人。
皇帝殿邸候兼管勾福宁殿公事、提点御厨公事冯景。
冯景笑眯眯的走到童贯身边,轻声道:“胡总编,可不要忘了自己的身份!”
“在这汴京新报内,汝就是汴京新报总编胡飞盘!”
童贯听着,当即应了一声诺,谢了罪。
心中也迅速的再次回忆了一次,官家给他发的那个胡飞盘的生平、性格以及生平理念。
胡飞盘,汴京人,早年父母双亡,沦为孤儿,为他人收养,欲读书进学,却因为收养者也没有钱财而作罢,只能无奈经商,托朝廷之福,侥幸在外地赚了些钱,便回到汴京,打算置业立户。
回到汴京后,他在街道上发现了那些流浪的孩子,因为自己曾经淋过雨,所以便想给其他同样想读书却读不起的孩子撑伞。
怀揣着这样的美好愿景,创建了汴京新报,收养着汴京城内外的孤儿们。
让他们自食其力,也给他们一个温暖、安定的环境进学。
将这个人设在心中走了一圈,童贯便低着头,问道:“邸候今日来次,可有吩咐?”
冯景轻声问道:“胡总编,可听说了一件事情?”
童贯眨了眨眼睛:“还请邸候明示。”
冯景清了清嗓子,对童贯道:“郇国公长子王仲修,守孝期间不守孝道,与妓女往来,饮酒作乐……”
“两宫震怒,已诏夺王仲修一官,勒停冲替,并令有司申斥。”
童贯低头道:“竟有此事?明日的汴京新报,得加刊了!”
他心里面清楚,这是宫里面的意思,让他把这个事情搞大。
“此外,那王仲修旧年在淮南为判官时,曾贪墨公使钱,为有司冲替、斥责,王仲修因此被罢。”
“但不知道怎么的,如今都堂堂薄和吏部的官告院中,并无王仲修曾被冲替、斥责的文字。”
童贯舔了舔嘴唇。
这就有些够劲了。
宰相以权谋私,替自己儿子开脱,修改堂薄和官告院的文牍,这样的事情在大宋其实不稀奇。
但问题的关键,却是不能被人放到台面上来。
一旦被台面上,那就说不清了。
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私下里的潜规则,一旦公开化,当事人就要承受朝野口诛笔伐。
只是,童贯不大清楚,宫里面为何要这么做?
不过不重要,官家要他发声,那他就发声。
(本章完)

最新小说: 绝色女配又被关小黑屋了[快穿] 穿到北宋捞苏轼 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你好,神秘法医[福尔摩斯] 落疤 乡村修真小仙医 吾乃孝悌仁义汉太子也 太子太子妃都失忆了 胖子没有青春,重生有何意义 跟全网黑亲弟在综艺摆烂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