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流年 > 都市言情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两百三十五章 三国的中秋节

第两百三十五章 三国的中秋节(1 / 2)

大辽大安元年八月丙子(十五)。
上京临潢府外的草原上,大辽天子在宫帐中,迎接今年的中秋节。
整个草原,到处都是载歌载舞的人们。
契丹、奚族、渤海还有汉人,都加入到了歌舞中。
在耶律洪基的帝帐内,群臣上寿、上觞,典礼仪式和程序,几乎就是完全抄的大唐。
甚至和大唐一样,还有来自阻卜、黑汗等藩属的使者,在帝帐中舞蹈称贺。
就差有一个突厥可汗,给耶律洪基上一个‘天可汗’的尊号了。
在这样的喜庆气氛中,耶律洪基难免飘飘然,也喝的有些高了。
于是,他只能依靠在御座上,半眯着眼睛,看向帐中。
微醺之间,耶律洪基几乎有一种此刻他身在长安或者洛阳的大唐殿堂上的错觉。
就在这个时候,耶律洪基身边最亲信的内臣韩先让,来到耶律洪基身边,低语了几句。
耶律洪基听完,酒就醒了大半。
他坐直了身子,看向韩先让问道:“南朝新君给太孙送了礼物?”
“快快拿来,朕要与诸位髃臣一起欣赏!”
于是,韩先让便命人将耶律琚等人送回上京的礼物,带到了帐中御前。
却是一个用玉匣锁好的盒子。
耶律洪基看着那匣子,就对自己的孙子招招手:“延禧,到祖父身边来……”
耶律延禧在乳娘的带领下,到了君前。
耶律洪基将自己的孙子放到自己膝盖上,然后祖孙两人一起打开玉匣。
里面是一本薄薄的册子。
耶律洪基看向韩先让,韩先让立刻解释:“陛下,此乃南主亲笔所写的经筵笔记……”
“南主言:久闻大辽梁王聪俊仁孝,愿效大辽兴宗与南朝仁宗故事,长久为兄弟之谊彼此扶持……故以经筵笔记相赠梁王,以续大辽兴宗与南朝仁宗之情谊……”
耶律洪基听着,起初有些不大高兴,但很快他就笑了起来。
“南朝少主的一片心意,朕领了!”
然后他就看向还搞不清楚发生了什么的耶律延禧:“延禧啊,汝可不能辜负汝皇兄的一片美意!”
他将那小册子取出来,郑重其事的交到耶律延禧手中,叮嘱道:“正所谓,有来有往,君子之交也……延禧也当好好读书,将来以笔记回赠……”
帝帐之中的辽国群臣,特别是汉人士大夫们,在这个时候都反应了过来,集体上贺:“太孙聪俊仁孝之名,远播南朝,今南朝主赠以经筵笔记……足可见太孙聪俊、仁孝之美名传之广也!”
“臣等谨为陛下贺……为宗庙社稷贺!”
大辽天子现在就这么一个独孙。
辽国的汉人士大夫们,当然集体拥戴这位太孙。
可是北院的契丹贵族们,却多有不服、不安。
甚至可以说是蠢蠢欲动!
如今,南朝少主送来经筵笔记给太孙。
这意味着什么?
至少在汉人眼中,这意味着南朝表态——我们只认大辽太孙是大辽唯一合法继承人。
这就叫挟宋自重!
最妙的是——那位南朝少主,虽然年齿只比太孙大一点,但在传说中却是智同成王,才比汉明的聪俊仁孝之主。
现在,南朝少主赠经筵笔记予大辽太孙。
不就是另类的承认大辽太孙和他处于同一水平了吗?
拿着南朝少主的事迹,包装一下,不就是大辽太孙的故事?
糊弄一下下面的头下州、部的百姓完全够了。
耶律洪基听着群臣的朝贺,伸手轻轻摸了摸耶律延禧的头:“延禧啊,汝可不能辜负祖父的期望啊!”
对耶律洪基来说,现在,没有比让耶律延禧顺利接班、即位更重要的事情。
南朝那个小皇帝的这个举动,在他眼中,就是在帮大辽稳定朝野。
这甚至比那一年三百万贯的收入,更让这位大辽天子开心!
耶律延禧不太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
但他看着手中的笔记,听着祖父的话,感受着群臣看他的眼神。
莫名的,年幼的大辽梁王打了一个冷颤。
他只能弱弱的道:“皇祖父,孙臣一定好好读书……”
“嗯?”耶律洪基看向耶律延禧。
耶律延禧没有办法,只好鼓起勇气,大声道:“孙臣一定好好读书,不输给那个南朝皇帝!”
耶律洪基这才满意的笑起来:“梁王有此志向,甚好!甚好!”
群臣于是再拜称贺。
但北院的贵族们,却有不少在这个时候,低下头去,他们眉头紧皱着。
耶律延禧地位的稳固,对他们可不是好消息。
须知,大辽太师、魏王掌权的时候,可是诬杀了皇后萧观音,毒杀了太子耶律浚。
梁王若是顺利即位,掌权后,岂能不给他的祖母和父亲报仇?
魏王现在是死了。
可大家伙当年都在魏王帐下听过命,拿过好处。
梁王会放过他们吗?
没有人知道,但不会有人敢赌。
耶律洪基自然敏锐的察觉到了北院贵族

最新小说: 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 修仙弃徒,回乡种田唱歌 我的老婆是灯神 我真不是十世善人 从83年开始的娱乐大亨 佛系神医:腹黑世子,甩不掉 乡村修真小仙医 生活型神豪 神奈川的高校生道士 犯罪专家成为黑红女星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