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流年 > 都市言情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一百九十一章 辽使:让我试试南朝小皇帝的成色

第一百九十一章 辽使:让我试试南朝小皇帝的成色(2 / 2)


北京、大名府。
辽使耶律琚,放下了手中那厚厚的一撂文书。
“南朝人总是爱耍花样!”他看向坐在他面前的王师儒说着。
辽国的体制,如今已经基本稳定下来。
南面官和北面官之间,也没有什么大的难以调和的矛盾了。
虽然一个是契丹族,一个是汉族。
但丝毫不影响,汉人行猎,契丹人读孔孟之书。
王师儒笑了笑,答道:“汴贼素来如此,喜欢夸大,也爱吹嘘!”
“节度不必因此而耗神多思!”
“到了那汴京,见了南朝小皇帝,节度在殿中试探一下……”王师儒笑了起来:“他恐怕便要原形毕露!”
幽云十六州的士族们,在宋初可能还有人心向中原。
可雍熙北伐后,这种人就差不多死绝了!
如今,幽云十六州的士大夫们,已经和契丹上层建立起了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尤其是晋王韩德让,以一个汉人的身份,却身居辽国地位最高的大臣。
甚至可以和承天太后,同住一帐,同乘一车,甚至让其建立只有皇帝和太后才能建立的翰鲁朵。
圣宗皇帝对这一切,毫不在乎,以父兄事之,哪怕承天太后驾崩也照样信任、宠爱,甚至赐其国姓,以皇兄呼之。
这大大激励了整个幽云地区的汉人士大夫家族。
此后,虽然再没有出现过一个晋王。
可历代大辽天子,对南面的士大夫大臣,却是越发敬重。
而且,辽国如今的制度、文法、律令,在汉地几乎和中原一模一样(对士大夫官员豪强来说)。
既然如此,在幽云地区的士大夫们,自然也将大辽天子视为了正统。
恰好,大辽天子也觉得自己是正统天子。
双方可谓是一拍即合!
耶律琚听了王师儒的话,也是大笑起来。
然后他就叹息起来:“主上有旨意,南朝皇帝新丧,我等不可无礼!”
“以免中外,以为我大辽无礼法也!”
王师儒笑了一声,道:“这有何难?节度只需执礼而行,不教南朝挑的出错便可!”
“至于那南朝小皇帝,自己胆小,那与节度何干?”
耶律琚听着微微点头,但还是有顾忌的。
毕竟,宋辽已经有百年盟好。
双方每年使者往来,互贺彼此君主、太后、皇后圣节、春节。
如今的大辽天子,对维持宋辽关系,也非常上心。
若他在南朝闹出了事端,被南朝告到了御前。
他也得吃不了兜着走。
所以,耶律琚道:“却是还得需要一个理由……”
王师儒顿时笑起来:“这有何难?”
“南朝前时,禁其铜钱出关!节度以此诘问,南朝人必无话可说!”
耶律琚听完,顿时露出了欢喜的笑容。
“通夫真谋士矣!”
南朝人吹捧自己的小皇帝,聪俊仁圣,少而老成,甚至有人连‘圣君’这样的称呼都喊出来了。
也不害臊!
对耶律琚而言,那圣君的称呼,让他尤其不爽!
因为他最崇拜的大辽天子庙号正是圣宗!
注:辽国从圣宗后,皇位就在圣宗一系固定传承,其他两支再无夺权可能。
承天太后和韩德让等人主持了辽国的中央集权改革。
此后,北方汉人士大夫基本归心。
辽国人也一直在举行科举取士,也一直按照着士大夫们的要求在汉地进行着和中原一样的改革措施。
基本上,现在的幽云十六州的汉人士大夫们,恐怕没有心向宋朝的了。
人家生在辽国天子治下,吃的是辽国俸禄。
按照士大夫的道德准则,他们就是辽国臣子。
(本章完)

最新小说: 跟全网黑亲弟在综艺摆烂爆红 穿到北宋捞苏轼 吾乃孝悌仁义汉太子也 太子太子妃都失忆了 乡村修真小仙医 落疤 你好,神秘法医[福尔摩斯] 胖子没有青春,重生有何意义 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绝色女配又被关小黑屋了[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