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流年 > 都市言情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一百一十九章 司马光:为了少主,便受此委屈!

第一百一十九章 司马光:为了少主,便受此委屈!(1 / 2)

章惇和沈括,在都堂令厅里饮酒叙旧。
很快就引来了其他人,张璪、李清臣甚至西府的安焘,也一起来凑热闹。
一顿酒下来,大家就完全熟络了起来。
不要看沈括,在现代人眼里的形象是一个科学家,就以为是什么理工科。
但实际上,人家是正经的士大夫,嘉佑八年的科举,他虽然没有考到前六,但也是稳稳的当科进士。
诗词文章,无一不精。
一群人在都堂喝高了,自然就开始吟诗唱和。
一人一首,一时都堂内,诗文盈满,又是文章满满的一天。
都堂内的老吏们,趁机将几位相公的诗文抄录下来。
说不定将来能卖些钱!
……
都堂内在吟诗作赋。
汴京城中的韩绛府邸,也在唱和。
这也是士大夫的日常了。
写诗、唱和,以文会友,乐此不疲。
酒过三巡之后轮到苏轼唱和,作为晚辈,苏轼唱和的诗句,自然是将韩绛和张方平都高高捧起来。
听得韩绛和张方平,都是忍不住的抚掌大赞。
苏轼的诗,作到一半时,一个韩家的下人,就悄悄来到韩绛身边,凑到他耳畔耳语了几句。
韩绛听完,不住点头,等到苏轼唱和完毕。
他才压了压手,示意歌舞管乐暂停。
“宣徽……”韩绛先对张方平拱手,然后又和苏轼说道:“子瞻……”
“有一个好消息……”
“适才有小报刊登内探消息……言说……”
“当今天子重文脉!”他拱手对着皇城方向一礼:“初次召见大臣独对,便委以文脉兴盛之事!”
“实乃是国朝幸事,天下幸事!”
于是,宴会中,立刻洋溢起欢快的气氛。
哪怕是张方平也笑意盈盈。
一位重文天子,再怎么样,都比一个重武天子要好!
苏轼更是心潮澎湃,在这一刻,他感觉,自己的人生好似充满了光明。
少主仁圣聪俊,又重文脉教化。
天下事,何愁不能兴盛?
苏轼欢喜的说道:“我辈何幸竟遇此明主?”
……
司马光从冯京的府邸走出来。
“冯当世这金毛鼠,果然是靠不住!”他的眉头渐渐皱起来。
司马光本想请冯京和他明日一起上殿。
可冯京却说,他离开河阳府,已经有一个多月了,上上下下都在等着他回去处理公务,实在是不能在京城多留了。
这一天,他已经拜访了多位元老。
孙固有病在身,他不好过多打扰,只是登门慰问了一下,叙叙旧。
韩维韩持国,倒是说的好听。
但一提起一起上殿的事情,就说什么‘家兄如今拜为宰相,维岂敢上殿言事?祖宗制度不可废啊!’
傻子都听出来,韩维这是在敷衍。
另一位元老李常,则干脆在话里面夹枪带棒的暗讽了司马光一顿。
又说是‘老夫人微言轻,不似君实,深得两宫信爱,天子敬重……’
又是说‘今天子为政,仁厚为本,京东路之事,已是明证,近来又闻天子命新知京东路熊本,具广南西路民生困乏之事,上呈都堂有司议论,君实何必急躁?’
这让司马光深感孤立。
文彦博,明摆着打算看他笑话!
韩维滑不留手,李常干脆就要和他拉开距离,冯京这头金毛鼠原也没打算依靠,如今,算是彻底断了他的念想。
就连张方平,也不支持他,反而极力劝说他忍耐,让他委屈自己。
“相公……”范祖禹终于忍不住劝道:“熙河路之事,不如缓缓,待吕相公入京,再行商议?”
司马光听着,也有些动摇了。
一个人确实独力难支。
等一等,等吕公著入京,或许就能有转机了。
况且,张方平所言,也不无道理。
天子仁圣,他若为了一时意气,就将天子让给新党群小。
那么将来,天子被这些人教坏了怎么办?
于是,叹道:“那就等等吕晦叔吧!”
“待吕晦叔入京,他必与老夫一般,知道外戚国亲出知边地,乃是取祸之道!”
这个时候,司马光看到了,不远处的巷子尽头,一个男人拿着一块木牌,将之立在了路旁。
木牌有着文字:今日小报,特登内探一则。
司马光看着,眉毛一跳。
他当过御史中丞,自然知道,这汴京城的小报,自仁庙以来,就无法禁绝!而且神通广大,什么消息都可能拿到!
尤其是内探,专门刺探大内之事。
在汴京为官,就不可不关注小报上刊登的内探、省探消息。
司马光于是对范祖禹道:“纯甫,去买一份小报来……”
范祖禹点点头,策马上前,花了五文,买回了一份刚刚印刷出来,还沾着油墨的小报。
小报用的是寻常的纸张和油墨,篇幅不大,但上面的文字,却分成了好多个板块。
有写瓦子里的趣事的,也有写开

最新小说: 生活型神豪 我真不是十世善人 修仙弃徒,回乡种田唱歌 佛系神医:腹黑世子,甩不掉 我的老婆是灯神 乡村修真小仙医 犯罪专家成为黑红女星后 从83年开始的娱乐大亨 神奈川的高校生道士 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