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流年 > 科幻灵异 > 走进不科学 > 第六百三十九章 原子弹理论....完成!(上)

第六百三十九章 原子弹理论....完成!(上)(2 / 4)

算机算力不足,我们只能用算盘和笔算来求解微分方程,一道公式六个人要算一晚上。”
“后来突破了最早的理论壁垒,我们又遇到了没有中文资料的窘境,大家只能挑着煤灯去一个词一个词的翻译.”
说着。
陆光达又指了指右边的墙壁,开口道:
“最早来咱们课题组的同志应该都知道,咱们这层地下室的布局早先分成了左右两间房。”
“右边的那间比较大,原本是最早的办公地点。”
“咱们现在在的这间面积比较小,只有隔壁间的三分之一左右,之前的规划是用来存放使用过的计算稿纸。”
“结果算着算着咱们忽然发现,原先的这间屋子放不下稿纸了。
“于是无奈之下,只能把办公地点和杂物间做了个掉换——开会之前我去看了眼,那间大屋子也没多少地方能够放算纸了。”
听到陆光达的这番话。
台下徐云的嘴角动了动,但最终还是没有说话。
尽管他早在后世的时候就曾经在于敏的采访中了解过这些事,算是已经看过了一遍内容。
可相同的话在由陆光达之口说出来后,依旧令他的情绪发生了些许不可遏制的起伏。
他们所在的这间屋子面积大概有一百平米左右,高度由于位于地下所以只有两米五出头。,
按照陆光达的说法。
隔壁那间屋子的面积是这间的三倍,那么大的屋子里塞满了稿纸
这是一个令人一想就会无言的画面,呕心沥血不外如是。
这其实还只是一小部分呢。
按照于敏老爷子后世采访中提到的情况。
数年后221基地从金银滩搬至川省九院,离开时光计算的稿纸就有整整十几卡车.
“呼”
想到这里。
徐云只能呼出一口说不清何种情感的浊气。
而在黑板边。
陆光达则做了个与徐云相反的动作。
只见他胸口一鼓,整个人深吸一口气,声音骤然拔高了几分:
“不过同志们,我们的努力并不是在白白浪费,隔壁屋子空间被挤压的同时,我们开拓出的空间却越来越大。”
“从最早的势垒计算,接着是反常系数的推导,再然后是自由基浓度的测算和中子运输方程”
“链式反应的一十五个步骤,到今天为止只剩下了.最后一个!”
说到最后。
陆光达更是激动的重重一挥手在空中一抓,仿佛握住了.
命运的咽喉!
没错。
在理论组成立1074天、同时也是徐云穿越的第107天上午。
原子弹.也就是太上项目中的【玉清】分项理论部分,总算来到了推导过程的
最后一关!
众所周知。
铀-235原子核吸收一个中子后,使复合核处于激发态而发生振荡。
振荡的结果出现两种情况:
一种是复合核由椭球体还原到球型,然后放出γ射线(瞬发γ射线),将过剩的能量释放;
另一种由于它的激发能较大,复合核快速分裂成两个独立的原子核。
原子核裂变时发射出来的中子呢,则称裂变中子。
接着用中子轰击铀原子核,结果原子核分裂成两块中等质量数的裂变碎片,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和2~3个快中子。
在适当条件下。
这些中子会被其他铀核吸收,再引发裂变。
就像链条一样环环相扣,一代代地传下去,形成自持的链式反应。
这就是核武器理论的本质,一切的一切都是从这个原理开始。
在三年前的九月份。
九所组建理论部,陆光达担任理论部的部长,至此开始了链式反应的理论攻关。
从三年前起。
陆光达和理论设计人员进行了整整两年的理论工作准备。
在获得了关于爆炸力学、中子传输、核反应和高温高压下的材料属性方面的大量数据后,方才在今年年初结束了探索预研阶段。
从今年二月开始,他们正式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
如何把链式反应拓展到应用也就是原子弹的设计上。
按照原本的历史轨迹。
陆光达他们将会在明年2月底到三月初之间正式完成理论设计,然后正式开始将重心转移至零部件生产和实验。
不过眼下随着徐云的出现,这个时间往前推了足足接近五个月。
别看五个月好像很短,这对于兔子们来说,堪称是救命的时间!
随后陆光达的目光飞快的在徐云身上一扫,调整了一番呼吸频率,继续说道:
“当然了,咱们面对的最后一关并不轻松,甚至可以说是理论环节最难的一个问题。”
“也就是爆轰波反应区厚度的计算。”
早先提及过,原子弹这玩意儿从结构上看可以分成两种。
一种是压拢型,也称“枪型”。
这类原子弹是利用一种“炮筒”装置,将两块小于临界质量的裂变物质。
在化学炸药爆炸时。

最新小说: 港综大BOSS从铲除忠信义开始 末世大佬在星际里当咸鱼 我在神秘复苏开饭店 诸天从吸功大法开始 美漫之全面进化 诸天,从一世之尊开始 百变马丁在美漫 修行手册 我在港综开无双 科技争锋从融合时空记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