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流年 > 科幻灵异 > 走进不科学 > 第六百章 必须填补的遗憾

第六百章 必须填补的遗憾(1 / 4)

众所周知。
从大方向角度上来说,物理学基本上可以分成两个方向:
应用物理和基础物理。
所谓应用物理,指的就是利用物理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科。
直白点说就是比较广义的技术应用学科,再直白点说就是搞技术搞发明的,电脑灯泡也算是其中的概念
在徐云穿越的2023年。
提起国内的应用物理,哪怕是那些恨国党都很难找出明确的黑点,至多就是无脑硬黑罢了。
这个方向上华夏处于标准的第一甚至顶尖梯队,成果和大老都有很多。
例如成果有放射物理学、量子加密通信、光电子技术、铁基超导、Mott绝缘体......
大老则有中科大的潘帅、北大物理院的王垡、水木高研院的姚宏、金陵大学的祝世宁等等.....
但如果把视角换到基础物理这块,那国内就是另一个情况了。
基础物理指的便是深入了解物质的组成、联系和运行规律,以建立和提高物理学的理论,促进其发展的学科,也就是大家所说的......
理论物理。
截止到目前。
华人理论物理最高的水平依旧是李杨二位,但他们取得成就的时候都还不是华夏国籍,更不能算是国内培育出来的成果。
目前真正以华人国籍取得足以影响理论物理领域成果的,只有王贻芳院士和张首成先生。
如今王贻芳院士尚且健在,但张首成已经很遗憾的于2018年在海对面“意外离世”了。
如果不是徐云在现实中发现了孤点粒子,华夏理论物理界在普众化的认知领域中真的是拿不出多少成果。
而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嘛.....
其中有各种科研乱象的因素,但更多还是要归结于华夏没有赶上理论物理的早班车:
国际上的种种学术封锁,导致国内在现代...注意是现代而非近代,在现代理论物理长出萌芽的六七十年代,错过了培育理论物理的土壤。
当国际上在研究中微子的时候,国内连π介子的同位旋三重态和李群的二阶Casmir算符与所有生成元都对易这种知识都还模湖不清。
当一群老外大牛在讨论希格斯机制的时候,国内连希格斯场对称破缺后费米子就会出现质量项这么简单的事儿都不知道。
但眼下随着徐云的出现,有些事情就不太一样了。
早先提及过。
在2023年,被发现的基本粒子主要由四大类构成:
夸克、轻子、规范玻色子和希格斯粒子。
这四大类粒子,又分成61种微粒。
也就是12种轻子:
电/缪/τ子+3代中微子,正反X2。
(正/反)*(上/下/奇/粲/顶/底)*(红/蓝/绿)36种夸克;
光子一种、Z/W^+/W^-子三种,8种胶子以及一种希格斯粒子。
但在眼下这个时期。
物理学界对于粒子物理的了解仅限于寥寥四种:
光子、电子、第一代中微子、缪子.....然后就没了。
没错。
和太监的下面一样,没了。
剩下的那些粒子中。
τ子要在1977年由马丁·刘易斯·佩尔发现。
Z/W玻色子要在1983年被发现——不过它被计算出来的时间要早点儿。
胶子则是在1979年被丁肇中找到的。
至于希格斯粒子就更别提了,2012年才被从高能级区间里翻出来。
至于36种夸克.....
它连模型都要在3年后才会被盖尔曼提出,并且直到十多年后才会被证明夸克的存在。
换而言之。
在眼下这个时期。
你要是说谁都想不到中子之下还有结构那肯定不至于,毕竟这个时代早就脱离近代物理学的范畴了。
但如果把条件限制成了解这个结构有多深,知道它的意义有多重大,那么最终的答桉显然就是只有徐云一人。
后世他和中科院花了无数心血,在发布会上近乎赌上了一切,也不过是为了让微观粒子中加入孤点粒子这么一颗新成员而已.....
但在如今。
尚未被物理学界发现的微观粒子,何止是一颗两颗那么简单?!
摆在徐云面前的,可是整个基础粒子模型!
而发现这些粒子的重要工具,便是剑桥大学的那台串列式粒子加速器。
诚然。
区区80MeV的能级,想要找到希格斯粒子肯定是白日做梦。
但τ子、Z/W玻色子和胶子的发现能级,却完全在它的运作范围之内。
同时如今的物理学界还在对杨老提出的杨-米尔斯场进行着缓慢消化,实验只能进行暴力破解,这个情况要一直持续到特·胡夫特横空出世才会停止。
所以不夸张的说。
虽然剑桥大学将那台加速器视为珍宝,但只有徐云才懂得它的真正价值。
如果这种机会都不把握住.....
那徐

最新小说: 诸天独行记 龙族:从获得腕豪面板开始 我的世界双穿门 吞噬星空之虫族主宰 异度乐园 诸天执行者:从看门狗开始 天下剑法出华山 怪物纪元:从幻塔挑战开始变强 长生:从开义庄开始 阎浮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