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深圳(1 / 2)

等李主任从地上爬起来, 那些学生已经发现他了,不免指指点点起来。

“去烧锅炉了也没必要这么没素质吧。”

“说什么呢,烧锅炉的也比他有素质。”

“这是破罐子破摔了吧, 以前看着道貌岸然, 要不是萨仁戳穿他的真面目,估计咱们还被他骗呢。”

“听说他是想往萨仁的名字上吐口水,这也太恶心了,我就觉得他当时的道歉信是假的, 看吧,他心里不定怎么恨萨仁呢。”

“是啊, 真不是个东西!”

李主任不敢跟学生们争辩,找到学校领导反应问题:“我错了我认,学校怎么罚我,我也认。可萨仁都已经走了, 校训上凭什么留她的名字。”

这以后谁看见了不得问萨仁是谁,这一问, 知情的肯定会说出萨仁跟他之间的矛盾,肯定会说出他在广播里无意爆出的事,更会跟讲故事一样讲那天开大会的事, 现在他就听到好多人还在讨论这些事了。

开大会那天, 他简直里子面子都没了,本来要没这事, 慢慢的大家也就淡忘了, 可这刻到影壁上, 简真是把他订在了耻辱柱上,以后只要有人问萨仁是谁,他就会被拉出来骂一顿, 李主任能不着急吗。

学校没理他,他又想往上举报,一个已经退学的人刻在校训后边,像什么话。

结果教育部尊重学校的决定,还把李主任提交上去的举报信转给了学校。

本来学校领导正在讨论这个校训的事,被他这么一搅合,连邹书记都觉得就这样吧,挺好的,让这些人时刻警醒,免得再行差踏错。

刘校长甚至还在校工的建议下在影壁前边弄了个花坛,这样再想往上吐就没那么容易了。

为什么会有这个花坛也成了大家口口相传的一个故事,然后大家再看到李主任,都恨不得往他脸上吐口水。

偏他为了这份工资还不敢辞职,只能受着,差点抑郁。

萨仁根本不知道她离开后,这事还没完,更不知道刘校长四处找过她。

她现在自在得很,手里有钱,还有徐司令给她另外开的证明信,到哪儿都可以住军队的招待所,更便宜更安全。

萨仁第二站去了城关市的纸箱加工厂参观,她手里有军部开出的介绍信,人家倒是好好接待了,只是听她说起用纸盒来装奶就笑,“开什么玩笑,纸怎么能装奶?都是奶瓶或是塑料袋子也行啊。”

“可以的,外边是纸盒只里边一层聚乙烯!算是比较环保的。”

“那是塑料制品啊,你该去找塑料厂。”

萨仁只是提前转转,看看情况,见人家不信也不会试着做,也没再说别的。不过转了这一圈她是发现做袋装奶的难处了,所有的资源都得自己来找。

第三站她去了小岗村,想见证下历史,去的时候已经是十月份,正是丰收的季节,她说是来参观的,人家虽然很热情但也没空招待她,她帮着掰了一天玉米就跑了,手疼的受不了。

虽然只待了一天,也能看出小岗村确实不一样了,人们更有干劲,夏天的小麦应该也丰收了,家家都有粮,精神面貌就不同。一看就感觉比她沿途经过的其他村子要富裕些。

等在人民日报上看到小岗村的新闻,萨仁已经到深圳了,报纸上还有两篇针对小岗村的社论,一篇是说现在搞包产到组、包产到户,是倒退,是在脱离群众,另一篇是说不考虑农村的实际情况跟农民的需求才是脱离群众,接下来几天人民日报成了舆论战场,接连有领导发言。

萨仁看完了把报纸装到包里,心中十分雀跃,争吧吵吧,不是说有争论才能进步嘛,反正最终结果她已经知道了,她的草原证不远了!

此时的深圳还不是特区,今年初刚从宝安县改成深圳市,只是出口基地,对外生产基地,就这样也吸引了不少外国人来参观。

萨仁见到了最初的深圳市,就只是个小县城,大街上还是土路,她转了一圈,鞋上都是土。

萨仁干脆坐到国营饭馆要了碗面,本想借人家的卫生间整理一下,哪知道人家根本没有卫生间,而且服务员说话也很接地气,让她去学校屙屎。

萨仁听到她的粤语差点笑出来,要了杯水没再说别的。

旁边一男一女两个金发碧眼的老外却凑过来,女的用十分生硬的普通话对萨仁说:“你会讲我的中国话,请你跟他们说,我要叉子,叉子!”

她说着还用手笔划了一下叉子,男老外无奈地说:“我们丈夫跟妻子觉得中国有市场,我们学中国话,我们来了他们听不懂我们的中国话。”

把萨仁笑坏了,丈夫跟妻子?是想说他们夫妻吧?

深圳现在只有本地土著,还没有涌进太多外地人,这些本地人大部分说客家话,小一半说粤语,这两位学的是普通话,还是不怎么顺溜的普通话,自然听不懂人家说什么。

萨仁替他们跟服务员说了,服务员也笑:“我听懂了啊,虽然他们说话别扭,可叉子两个

最新小说: 磨了10年剑的我终于可以浪了 重生之合约恋人 隔墙梨雪又玲珑 诡地秘录 请不到神的我只好自己成神 火爆娱乐圈,你管这叫一点点爱好 重生之位面商店 哈利波特之魔药教授 大和四年伊始 新婚无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