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流年 > 历史军事 > 盘点历史,昏君社死 > 第22章 孝宣中兴

第22章 孝宣中兴(2 / 3)

将军、博陆侯,姓霍氏。】

“恭喜大将军!为大将军贺!”

见状,群臣纷纷道贺,霍光亦是大喜。

饶是以他喜怒不形于色的城府,都忍不住露出喜色,可见其心中的心潮澎湃。

“圣明无过于陛下!”

他第一时间拜谢天子。但心中却浮现出一个奇怪的疑问:为何自己没有显示全名?

接下来出现的内容给出了答案——

【霍光,西汉著名政治家,先后历经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三朝,一手将西汉从垂危边缘托举而出,可谓挽天倾之人。】

【其辅佐孝昭皇帝十三年,鼓励农桑,恢复国力,与民休息,数次大赦天下,恢复和亲,缓解同匈奴的关系,但同时也积极开拓西域,又辅佐孝宣皇帝六年,为后来的孝宣中兴作出了不可多得的贡献。】

【霍光去世后,皇帝太后亲自吊唁,汉宣帝以天子之礼将其下葬,谥号宣成。】

水镜中,出现了霍光的葬礼,只见金玉满堂、辉煌灿烂,天子百官,尽皆在堂。

群臣无不艳羡地望向他,隐约能听见一些人窃窃私语:“真好啊。”

“大将军大司马的葬礼好生风光啊。”

霍光本人的心情却很复杂:“……”

——有没有可能我还活得好好的呢?

虽然亲眼看见自己下葬怪怪的,但这份厚遇还是让霍光受宠若惊,对当今天子的心胸之宽广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他深知自己独揽大权其实是触犯天子威权,只是他坚信自己并没有祸国殃民,反而带领大汉走在一条正确的轨道上。换句话说,他觉得由自己掌权对大汉更好。自己比皇帝更行,那为什么不能自己上呢?

但如今看来,刘询也能做得很好。

自己已经年老体衰,而天子年轻力壮、亦是明君之选,自己是否该逐渐放权了?

霍光心思不知不觉间发生了变化。

然而,下一秒水镜就给了他一记暴击。

【以霍光之功绩,理所当然被汉宣帝列为麒麟阁功臣之首,之所以不署其全名,完全是由于受到了家族谋反被诛的牵连。】

“谋反???他们疯了吗!”

霍光失声。

群臣哗然。

本就看不惯霍光的大臣更是跳了出来:“霍光废立天子,早有不臣之心。”

天子刘询当即表态:“朕信大将军!大将军宿卫孝武皇帝三十有余年,辅孝昭皇帝十有余年,功德茂盛,海内共知!”

霍光顿时配合地露出感激涕零之色。

一时君臣其乐融融,殿中气氛恢复和谐。

【众所周知,霍光身上最大的黑点,就是他那拖后腿的老婆和儿女。】

【霍光权倾朝野,霍家人也嚣张跋扈,连天子都不放在眼中。霍光死后,其妻霍显便肆意扩建他的陵墓。霍家的下人与御史大夫家的下人争道,居然敢打上御史大夫的家门,以至于御史亲自请罪,事情才算了结。连九卿之一在霍家面前都只能受辱,被祸害的普通百姓岂不是更加打碎牙齿和血吞?】

随着仙人的叙述,霍光周身的气压越来越低。他未尝不知道自己家人嚣张跋扈,只是人总有私心,他总觉得自己为大汉鞠躬尽瘁,家人稍微享受一些优待也不为过。

他却没想过,身为权倾朝野的大司马,倘若他自己都不出手约束家人,其他人又哪来的胆量和能力制止嚣张跋扈的霍家人呢?

上首的汉宣帝刘病已微不可察地皱眉。

【霍家人闹出的种种事端,看在霍光的功绩上,汉宣帝刘询都能暂时容忍,最多缓缓削去霍家势力,不至于对其狠下辣手,但他显然没想到霍家人还能更蠢。】

【当初,汉宣帝刘询刚继位时,皇后之位悬而未立,呼声最高者是霍光之女霍成君。刘询没有直接拒绝,反而下了一道特殊的旨意:朕微贱之时,有一柄心爱之剑,众卿能帮朕找回来吗?】

【群臣顿时意会,陛下属意许平君。】

【当初刘询还是长安尚冠里一介斗鸡走狗的少年,许平君就嫁他为妻,与他相濡以沫,而今他登临大宝,欲以原配许平君为皇后,自是任谁也说不出反对的话来。】

看着画面中熟悉的一幕幕,汉宣帝刘询不禁露出微笑。想到后宫中的许平君,他的笑容中又多了一抹含蓄的温柔之色。

目睹这一幕的大汉群臣纷纷牙酸。

——行了行了,知道你爱重原配!咱们都知道!这不是听你的意思立了许皇后吗?

与此同时,他们心中疑惑不已:虽说起初大家都属意让大将军的女儿当皇后,但最后不还是顺从皇帝之意选择了许皇后吗?大将军都没有意见,霍家还能做什么?

他们似乎没发现,不知不觉间,他们心中对霍家人都忍不住产生了恶感。

——再如何尊敬大将军,谋反

最新小说: 三国:献上毒计,刘备懵逼了! 大秦:我截胡玉漱,易小川破防了 我在欧洲搞军工 重铸三国:逆风局才有意思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大唐:本王的封地大了亿点怎么了 大明海贼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诸天万界修改历史系统 超时空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