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二世而亡(2 / 3)

水镜中云雾聚合又散开,再次出现的画面便是一方恢弘的大殿,群臣纷纷上表进言:“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

而御阶之上,一袭玄衣、威仪深重的帝王缓缓颔首:“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

他压迫感十足的目光缓缓扫过群臣。

历朝历代,数不清的平行时空,所有人都听到水镜中传出始皇帝威严的声音: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大秦所在时空,重新见到记忆里的画面,群臣仿佛回到当日,纷纷大礼跪地。

“伏惟陛下能作威作服!”

随着众人大礼跪地,小小的水镜也很灵活地降低高度,跟随他们的视线而移动。

那道女声不急不缓地继续:

【统一之后,基建狂魔秦始皇开始建设他的大秦帝国:废分封,置郡县,书同文,车同轨,度同衡……这一系列举措在当时并未获得世人的理解,反对的呼声此起彼伏。就连公认的继承人扶苏也不能理解这位千古一帝的所思所想,看不见他的长远规划,加入了反对始皇帝的呼声中。】

“千古一帝?”听到这似乎是随口一提的评价,始皇帝眉梢微动,心情大悦。

哪怕被仙人提及扶苏等人的反对,也没能破坏他的好心情。

同样注意到这个评价的李斯等人也是喜上眉梢:“千古一帝,陛下当之无愧,臣等为陛下贺!”

至于之前反对郡县制的淳于越等儒生,此时已经惊得说不出话来——难道真的是他们错了?仙人竟然认可这个暴君?!

“骗人骗人,什么仙人!我看是妖怪!”也有不甘的六国贵族之后指天破口大骂,“秦皇暴虐无道,也配称千古一帝?”

也有懵懵懂懂的庶民问着身边一起耕地的伙伴:“仙人这话是什么意思?是不是说皇帝颁布的政策是好的,咱们要照做?”

泰山之上,始皇帝嬴政眉目舒展。

他知道如今天下定有不少人对他不服,却从未将之放在心上。既然仙人对他给出了这么高的评价,想必定然是认可他的所作所为,就更不必在意那些庸人的看法了。

至于有多少愚昧庶民因为仙人的评价而对他改观,此时也不在嬴政的考虑之中。

现在他只有一个念头。

——“千古一帝”,可得长生否?

这个疑问目前显然得不到答案。

水镜之中的仙人仿佛无视了凡间所有人的是非恩怨,依旧平静地娓娓道来。

【但时间终究会证明谁才是正确的。】

【此后的两千年,即便大秦帝国早已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即便秦始皇背负残暴之名,即便王朝更替、治乱兴衰,由秦始皇所确立的制度却坚定不移地传承下来。】

【后世之人已经习惯了九州统一,习惯了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习惯了同样的文字,同样的货币,习惯了郡县制度。他们习以为常的一切,却来自于始皇帝开天辟地的创造。其远见卓识,远非凡人可想。其赫赫功业,足以光耀千古!】

听到这里,汉、唐、明……历朝历代平行时空的人都不由点头,陷入深思中。

从前他们也只知道骂秦始皇是暴君,却是忽略了对方统一天下,为后世立下万世不易之制度根基的功绩。现在想想,他们哪朝哪代的制度,不是脱胎于秦朝?

即便仍有觉得秦始皇残暴的人,此时也有所改观,愿意承认这位帝王的地位。

后世帝王,如唐太宗、汉武帝等人,也在沉思过后纷纷出言赞同:“始皇有‘开天辟地’之功,千古一帝之说,名副其实!”

而水镜中的女声此时也话风一转。

【大秦帝国宛如一驾拉足马力的马车,在始皇帝的驭使下永不停息地奔驰着。筑长城,平百越,拒匈奴……天下人还未适应大秦子民的身份,还未适应始皇帝提出的种种远超时代的举措,就被鞭策着向前,经历过战乱的黎庶只想休养生息,始皇帝却还有太多太多的功业要完成。】

水镜之中,一幕幕画面变幻着。

上一幕是蜿蜒的长城、壮丽的宫室,下一幕便是密密麻麻排成长龙的役夫,在南域丛林中不断倒地的军士,骨瘦如柴、在监工的鞭策之下修建宫室驰道的庶民……

背景音乐变得浑厚苍茫,说不出的伤感。

那女声幽幽叹息。

【在大秦帝国这座高高的金字塔中,皇帝居于顶端,贵族公卿居于中间,最底层是数不清的黎民,用他们的血肉将金字塔托举——这是任何封建王朝都无法避免的。只是有些王朝,帝王略有体恤之心,压在黎民身上的重量稍轻一些,有些王朝,那金字塔却沉重得要将他们的血肉碾碎。】

似乎是怕观众

最新小说: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重铸三国:逆风局才有意思 大唐:本王的封地大了亿点怎么了 大秦:我截胡玉漱,易小川破防了 超时空史记 我在欧洲搞军工 诸天万界修改历史系统 三国:献上毒计,刘备懵逼了!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大明海贼